这个身体条件一般的上海小囡,是如何夺得青运会女子跳高甲组冠军的?

不是所有的运动员,天生就是练体育的好料子,上海姑娘刘逸雯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天赋不高”并没有阻挡她的跳高梦,她用勤勉一步一步走来,终于在昨晚登上了了青运会冠军领奖台。“刘逸雯跟我练了8年,这8年来她从来没有休过长假,最长就是5天。”赛后刘逸雯的教练刘璐激动地说,“对她来说,这8年每一天都是挑战,她能取得现在这个成绩,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图说:刘逸雯 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李元春 摄

从小喜欢蹦蹦跳跳的刘逸雯,小学三年级走上跳高之路,五年级时被刘璐挖到了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一直练到了今年高三毕业。从跳高专业角度看,刘逸雯身体条件一般,她刚到市体校时才1.42米高,用刘璐的话说,“10岁的孩子,除了会跑步,什么也不会。”但为何刘璐会看中刘逸雯?因为她在这个小姑娘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刘逸雯的身体条件和我小时候挺像的,她身上有我的影子。我当运动员时最好也跳过1.84米,拿过全国锦标赛的前三名,我想她只要好好磨练,也可以达到甚至超过这个高度。”

图说:刘逸雯和教练一起站在领奖台上 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李元春 摄

刘逸雯知道自己不是天赋型选手,但她并不气馁,因为她坚信,后天努力可以弥补先天不足。而刘璐也一直鼓励弟子,告诉她努力的人总是会有回报的,“既然身体条件不突出,我就重点抠她的跳高技术,这么多年我们俩一直是加班加点过来的。”一开始,刘逸雯觉得自己的极限可能连1.80米都跳不到,但是在师徒俩的努力下,她的成绩一点一点往上涨,最好的时候已经达到1.81米,现在正朝着1.84米前进。“刘逸雯的技术还是不错的,再加上她的速度和弹跳都挺好,能够弥补身高不足的短板。”刘璐说。

昨晚的决赛,刘逸雯只跳了1.75米,3次冲击1.80米失败,最终她和亚军达到的高度一样,凭借比对方少跳一次的优势夺冠。“今天发挥得不算特别好,因为主要是奔着金牌来的,比较求稳,还好总算是拿下了这块金牌。”刘逸雯说。而刘璐教练则解释说,这次比赛受到了体能影响,“今天天气比较热,准备活动做得也比较早,提前两个小时就开始了,所以比赛到后边体能有点跟不上了,这是她以后训练要提高的。”

图说:刘逸雯在比赛中 新华社图

今年9月,刘逸雯就要上大学了,她已经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上了大学,离开市体校,以后就没法天天在一起训练了,师徒俩都觉得很可惜。刘璐说,她会想办法继续帮助刘逸雯提高成绩,“如果她停止训练了蛮可惜的,毕竟我们之前练了那么多年,付出了那么多精力和心血,而且她有潜力和能力向更高目标发起进攻。”

刘璐的目标,是把刘逸雯推向更高的高度:“在中国女子跳高现在这么低迷的状态下,如果再给我4年时间,我觉得可以把她培养成中国女子跳高的大姐大。”(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李元春 太原今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