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的治理在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路线: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2019年7月1日起,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推广使用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气车辆。
汽车尾气的治理这么受重视,是因为机动车污染防治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难点,而我国近几年来,机动车的保有量高速增加,国内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4亿,蓝天保卫战工作重心向机动车污染治理方向倾向,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包括碳氢化合物(HC)、颗粒物(PM)、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等,占据大气污染总量的6成以上,被认为是近些年雾霾频发的主要“元凶”之一。机动车尾气不仅污染环境,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恶劣的影响。由于机动车尾气多为近地面排放,与人群呼吸带位置重叠,因此会对人体呼吸道造成直接刺激,破坏呼吸系统免疫力,从而诱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及肺功能下降等症状,长期接触还会诱发肺癌、甲状腺癌等癌症。尾气中还含有大量铅物质,属于重金属有毒物,人体吸入会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同时铅类化合物还会积累在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引发贫血。
所以,为了今后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机动车废气整治势在必行。按照国家生态环境部计划,将严格控制行车排放标准,加快旧车淘汰速度,提升油品质量,推行新的排放标准,其次,政府需鼓励人们健康出行,减少机动车出行次数,鼓励多使用公共交通,让我们的肺早日告别尾气和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