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假期,不少人的心路历程,可以概括成一个字,堵。
有人堵在回家路上,满腹牢骚。
也有人心里添堵,因为回家总要面对一箩筐的问题。
工作,婚嫁,车房,二胎……看这阵势,完全不亚于过年。
事实上,大多数人之所以内心抗拒,只是对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到迷茫。
你们的沟通,或许从来都是建立在一个不平等的关系上。尤其是在父亲这个被刻板印象定义的角色身上。
别不承认,如果换成朋友和闺蜜谈论这些话题,你的态度是不是会缓和很多?
不过,有人偏偏不信这个邪,大胆召集了5对父子/女,并对他们展开24小时无死角的观察——《一路成年》
这是芒果TV新上线的一档真人秀综艺,坊间号称成年版《爸爸去哪儿》。
嘉宾阵容,由明星父亲和素人子女,或是明星孩子带着自己的素人爸爸组成。节目形式也很简单:野外生存和亲密陪伴。
明星比平常人日程更加繁忙,陪伴亲人的时间更少,因此他们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更具有时代特色。
“我的成长过程他没有参与”,这是歌手信的女儿小丸子在镜头前的控诉。
这也是很多明星家庭隐藏在光鲜之下的无奈。01
“忙”是所有父亲的托词,但并不能成为不陪伴的理由。
在节目中,演员徐锦江提到一个细节,儿子徐菲小时候生病在医院打点滴,会偷偷跟护士说,我是有爸爸妈妈的,他们在忙工作所以没有出现。
徐锦江的经典角色,以《小宝与康熙》中的“鳌拜”为人所知。
电影中的鳌拜暴躁、强势、野蛮不讲道理,观众自然也把这个角色性格无缝衔接在徐锦江身上,认为他也会是一个暴躁严厉的虎爸。
却不知在先导片里,他就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人设崩塌”。
徐锦江饰演的鳌拜
因为希望儿子多陪伴自己,所以在徐菲外出时要连环夺命call;故意装作很烦躁,只是希望儿子早点回来,这更像是小孩子撒娇的把戏。
在最近播出的节目里,所有家庭都遭遇了生火的难题,徐锦江更是面对镜头感慨生活的不易:“我不行啊”,“我不会”,说自己无奈又无能……
最后还是不忘给自己打气,要坚强,要振作起来,霸道鳌拜在线哭哭,这一波操作堪称“猛男哽咽”。
无疑,这种角色反差给徐锦江带来了一个新的称号“徐可爱”,甚至一大波亲妈粉已经在线集结,或将迎来演艺事业的第二春。
但是拥有这样的父亲,儿子徐菲有点亚历山大,遇到沦为“巨婴”的父亲,儿子更像是在承担保姆的角色。
古语有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么从小缺爱的明星家庭子女,会不会更加懂得爱的输出?
从徐锦江、徐菲这对父子来看,先天不足,后天补足的情况是存在的。
在真人秀里的徐菲,懂事、体贴,不仅表现在对父亲徐锦江的照顾上,在对节目“团宠”小丸子身上也表现突出。
可能是因为童年爱的缺乏,才更懂得“同是天涯”的苦楚。在节目里徐菲对长辈尊敬,对同辈更是照顾有加,是温暖肩膀,是可靠担当。
比如,因为自己体力突出,在小丸子赶猪走丢时第一时间找到,在山坡上看到小丸子后努力克制自己焦急的情绪上前安抚。
就连看到小丸子用冷水洗鞋,也不忘上前叮嘱“这样容易感冒哦”。不知激活了多少女性观众对理想男友的遐想。
在节目里的徐菲人暖心善,像大哥哥一样照顾队里的其他人。
在节目外的真实生活里,他与父亲徐锦江身份对调,耐心、细致得更像是父亲的角色在照顾和保护徐锦江。
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父子关系就像一架天平,父爱缺失推动着孩子被迫独立,快速成长;同时,徐锦江的内向、“不能自理”的生活态度,也催生出他温柔和耐心的一面。
然而这种暖男性格的养成,要感谢父爱的缺席吗?
当然不是。徐菲能够成长为今天的模样,少不了母亲、学校、朋友等方方面面的影响。
况且,节目外的徐锦江,对生活充满浪漫,对艺术心怀热忱,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呢?
02
除了暖男儿子,节目里也不乏默默关心儿子的暖爸,比如李汶翰的爸爸“隔壁老李”。
李汶翰的爸爸是典型的江浙地区顾家老爸,脾气好,有耐心,做事周到。他俩之间的关系,则跟徐锦江父子恰恰相反。
李汶翰15岁去美国求学,从此算是正式离家,之后每次回家都像探亲。从美国转韩国投入乐华旗下加入UNIQ组合,练习生的日子不好过,乐华门下更甚。
UNIQ这个组合也是命途多舛,2014年成立,团员唱跳俱佳,却一直没能冲到一线,甚至今年团员开始solo,组合成员王一博最近凭借《陈情令》大爆。
而其他成员却兵分两路,在年初参加选秀节目,还被人诟病回锅肉。
好在成员周艺轩在优酷的《以团之名》成功出道,李汶翰也不负众望在爱奇艺的《青春有你》C位出道,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路经历,风光有过,凶险也有,但家人都不在身边,只有一个人咬牙面对,所以在面对家人时,也习惯了掩饰伤口报喜不报忧。
在节目里,爸爸老李感叹15岁之前父子两人很亲密的,无话不说,出去之后话就少了,贴心的话更没有了。
在被问到对爸爸感觉怎么样时,李汶翰略加思索后回答“既熟悉又陌生”。对隔壁老李来说,更是双重打击。
李汶翰和隔壁老李
其实这对父子是很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的父子关系。
孩子初高中开始住校、回家频次降低,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能够倾吐心声的也是身边的同学朋友,家人的概念开始变得模糊,等到读大学更甚。
对于原本就不善于表达的父子双方,只会变得更加淡漠,以至于再见面时只剩下嘘寒问暖的客套。
熟悉吗?这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跟父亲的相处模式——
一个拼命往前奔跑,一个小步徐徐跟在后边不让自己被落下太多,等到四目相对时反而无话可说,不如看着对方的背影更让人心安。
所以,前边那个越是跑得快跑得远,后边那个也越会不离左右地担心和念叨。
正如李汶翰爸爸总是会尴尬地出现在儿子身旁,期望他一旦需要帮助时,自己可以第一时间伸手解围。
但在孩子心里,这样的父亲在成长中虽无缺席,却胜似缺席。
老李坦言不愿让儿子入娱乐圈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家长的爱子之心,朴实无华,深沉似海。
但年轻人在向往和追逐外面的世界,父母能做的不只是守望,还可以参与其中,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
当孩子受到委屈、抉择艰难时,父母也可以主动与他一起分担,共同成长。
如果没有沟通保鲜,那么两人最终的精神世界只会渐行渐远。
03
看《一路成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相处模式,当其中有人试图改变的时候,总会换来对方的不解。
信在写给女儿小丸子的信中说,“你有什么事不要放在心里”,“什么事情会让你快乐”。
拿到信的小丸子一头雾水:“我好像很少有不快乐的时候”……
言外之意,你是不是想多了。
梁家辉与双胞胎女儿也是聚少离多,年轻时要养家糊口拼事业,只能一个人在外打拼。
当意识到和女儿相处太少后,他专门留出一年时间陪伴,却被女儿误会“爸爸是不是失业了”。
当女儿了解真实情况后,写信给老爸说,不需要老爸时时刻刻在家,因为会干扰到女儿们的生活,“你在家我们才觉得有点不适应”。
一边是老父亲的爱女之心,一边是女儿们渴望自由生活的愿望,最后当然还是老父亲让步。
物理空间的朝夕相处,并不能加深精神空间的亲密。
而你以为的拳拳爱意,在孩子眼里也并非全盘接受。
正如被问到父子关系如何时,“达康书记”吴刚“亲密无间”的回答,被儿子吴羽卿“亦敌亦友”的直率瞬间打脸。
这对最有可能成为节目中模范父子的组合也崩塌了。
以往十多年陪伴的缺失,并不能靠这几十天的朝夕相处弥补,更何况陪伴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很多家庭父母子女一直生活在一起,也依然有不理解、对抗甚至产生“父母皆祸害”的抱怨。
理解、参与、平等对话、共同成长才是代际融合的不二法宝。
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先天的不足,但在节目中,至少能够看到每个家庭都在努力给彼此制造温暖,往亲情银行里储存更多的积蓄。
因为知道不足所以营造圆满,因为向往温暖所以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