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加,指数基金等工具性投资品种持续火热。海通证券统计,二季度共有31只新指数权益基金入市,总发行规模为209.2亿元,发行数量及规模均为2016年四季度以来的次高值(仅次于2018年四季度)。7月18日起,继连下宽基ETF三“城”之后,工银瑞信中证500ETF开始发售,工银瑞信也由此成为业内少数同时拥有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四大宽基ETF的公司之一。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跟踪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四大主流指数的ETF规模合计达2727亿元,在股票ETF中占比超过60%。业内人士表示,上述四大“天王级”ETF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在于其代表性强和知名度高。对于宽基ETF而言,先发优势较为明显,而后期产品的发展,则取决于基金公司的指数管理能力,与跟踪误差、运作成本、流动性等紧密相关。
据了解, Wind数据显示,自3月6日上市以来至上半年末,工银瑞信上证50ETF日均跟踪误差仅为0.0572%,在同期的6只同类产品中跟踪效果最好。根据海通证券最新发布的公募基金工具属性评级,工银瑞信旗下包括央企50ETF、创业板ETF、深证红利ETF等在内的7只指数产品全部获得五星级最高评级。
对于中证500指数当前的配置价值,工银瑞信中证500ETF拟任基金经理赵栩介绍,中证500指数估值自2015年开始不断下调,当前估值均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估值已经调整较到位,整体下行的空间不大。从估值溢价角度来看,随着过去两年大盘蓝筹指数的估值修复与中证500指数的估值回调,中证500指数相较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溢价在2018年底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与2009年水平相当。尽管今年以来估值差有所修复,但是依然处于历史最低的10%水平。
新民晚报记者 许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