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年AgeClub在中老年大消费方向建立了全面的行业研究体系和老年消费数据库,在一二线城市做了大量深度用户访谈,与一线知名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持续跟踪交流,清晰感受到老年行业创新创业迎来重大转折点,呈现出中老年需求升级、BAT高手入场、投资机构加快出手三大趋势!——AgeClub新老年商业研究院
下文是AgeClub创始人段明杰先生在2019年8月30日的《中国老年行业产品创新发展论坛(广州)》上所作演讲的部分精彩观点!
我从事老年行业已经6年了,自己创业做老年产业服务平台/创投媒体已经3年了,基本上整个老年行业创新创业从起点到快速发展的整个过程我都经历过来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很多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AgeClub现在在全国各个地方巡回举办老年行业的论坛活动,之前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武汉都举办过多场活动,持续举办论坛很重要的目的是把大量沉在水底下,分散在各个领域的老年产业链上的企业重新聚集起来。
今天我们第一次进入广州举办老年行业创新论坛,这次论坛聚焦老年行业的产品创新,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我们在研究老年消费者和老年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供给侧产品创新是目前市场上非常欠缺的,包括消费品创新和文娱/旅游产品创新升级。
我想这种需求产生的背景就是最近几年婴儿潮一带的新老年人开始进入市场,他们有一些新的消费行为、消费趋势推动了整个行业快速变化。
同时,互联网在50+群体中的渗透率大幅增长在今年也吸引了一批大厂的高手持续入场,我不知道这批高手入场能够给老年行业带来哪些变化,但是我想未来2-3年老年行业会非常精彩!
大家都知道老年行业生态非常复杂,是横跨几十个行业的集合体,每一个行业都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老人为中心。
对于不同产业的公司而言其实交叉合作的机会非常多,因为一家企业是绝对无法满足老年人360度的立体需求,所以老年行业企业保持开发性非常重要。
下面我先回顾一下中国老年行业创业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然后分析当下涌现的各种创新机会。
|| 基础设施完善带来养老机构周边的大量创业机会
目前我认为老年行业还处在一个基础设施快速建设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催生老年行业创新创业热潮;
老年行业非常复杂,跨界非常多,是几十个行业穿插形成的一个集合体,其中每一个细分领域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中老年人为中心。
对于不同产业的公司而言,是可以在中间找到共同点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叉合作机会非常多,因为一家企业是无法满足一个老年人360度立体需求的。
老年行业目前阶段我认为还处在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时期。以养老机构这个细分市场为例,2007年以前以福利型养老机构为主,2007到2013年中小型养老院发展;
而到2013年到2015年,一些大的保险公司地产公司进来,然后2015-2016年很多企业开始进行收购了,2017年开始很多企业商业模式基本上摸索清楚了,养老机构进入了连锁化发展阶段。
这个时候基础设施建好了就会发现,有很多创业企业开始围绕着养老机构这个基础设施开始成长起来。
比如在2016、2017年有很多为养老机构提供信息化的企业开始出现。再比如,国内出现了很多给养老院做营销获客,获取流量的企业,给养老机构提供产品设施的公司等等;
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了养老机构周边的创业机会,这种创业公司就非常多了,这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好之后带来的一个效应。
||老年行业创业历程分三个阶段:2015年是中国老年创投发展起点
对于老年行业的创新创业发展历程,我认为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大家可以看到比较代表性的广场舞公司,基本都是2015年的时候集中成立,这个阶段的创业机会是由于全面广场舞热情所推动,我认为2015年是中国老年行业创新创业的起点。
第二个阶段是老年群体开始大规模触网推动线上针对老年群体的内容和工具创业机会出现;
第三个阶段是从2019年开始出现的趋势,今年以来我们看到一批阿里、头条、腾讯、百度等大公司的高手入场开始进入老年行业创业......
大家可以看到比较有代表性的广场舞公司,比如糖豆广场舞、就爱广场舞、九九广场舞,基本都是2015年的时候集中成立。那个时候广场舞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一个现象,创业机会是由广场舞的热情全面推动起来的。
所以我认为2015年是中国老年行业创新创业的起点。
这几年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都在变化、升级,因为婴儿潮一代进入老年,开启了新老年人时代。
从15年开始,老年文娱创业的起点是广场舞,2016年的时候,我们当时认为广场舞这种大众的、低门槛娱乐形态出现预示着中国老年群体文娱需求即将出现爆发;广场舞这种娱乐形态无法满足所有老年人的需求,老年群体的文娱需求一定会升级,出现新的娱乐形态。
事实证明,跟我们当初的判断非常接近,从2016、2017年开始大家就看到有相当一批企业,类似于乐退族、退休俱乐部、养老管家等等;
这种在微信体系做文娱内容的企业开始发展起来,而服务体验要求更高的线下连锁老年教育机构以及KTV这种原来服务年轻人的场所也开始全面被老年人占据。
这些娱乐形态出现,说明老人的文娱需求一直在升级,老年文娱在往纵深发展,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个性化,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今年以来我们做了关于老年文娱包括老年网红的文章,前段时间央视还专门采访我们,探讨为什么到现在这个时点会突然出现越来越多的老年网红这个现象。
这说明老年文娱在快速往纵深发展,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它的需求越来越分散,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方向应该是线上线下的结合。
||老年行业创业者特点:保健品、互联网、传统消费品
对于老年行业创业者的特点我自己总结了一下,主要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具有保健品从业经历的创业者,他的优点是非常懂老人心理,非常懂怎么进行变现,懂怎么样营销获客,怎么样去获得老年群体信任。我们认为他们的很多做法是值得互联网出身的创业者借鉴的。
缺点就是非常容易回到保健品模式,因为保健品是个暴利行业,你现在做一个非暴利的行业就无法控制自己,挣快钱挣得太习惯,像吸毒一样很难戒掉。另外就是相对来说,互联网能力稍微偏弱一点,后期能否利用好互联网是个问题。
第二类是互联网互联网出身,这类在2018-2019年开始大量进入老年行业,比如有的是做工具出身(小程序,相册),有些创业者刚开始做并不是专门奔着老年人去的,但在做的过程中,满足的需求恰好是以老年人为主。
他们的优点就是线上运营能力强获客能力强,短时间内通过线上快速把流量聚集起来。缺点就是不懂老人心理,不知道怎么进行变现,是这群人最明显的特点。
他们还有个问题就是与老年产业链比较脱节。实际上老年行业经过这几年发展,已经形成产业生态了,在生态内部也已形成很多变现模式,与产业生态脱节导致丧失了变现的可能。
我跟有互联网背景的创业者举过很多例子,比如帮助养老院获取一个老人的收入可以拿到相当于一个月入住费的佣金,比如3000-10000元,甚至更多。
有了大量的流量,就必须和产业链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在产业内部你才能找到多种变现的方法。
第三种创业者来自传统的消费品企业,它们之前在线下做了很多比如传统鞋或者服装品牌,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他们的优点就是产品创新能力比较强,然后供应链能力比较强,也很懂线下运营。
缺点是还不够懂老人,互联网运营能力也比较弱,这些创业者进入老年行业的背景其实是传统品牌被动进入老龄化;
原来是给中年人或者年轻人做的,经过这几年他的客户群体全部老龄化了,他们在研究自己数据过程中也发现客户大量都是中老年人。有的传统品牌一年销售额120亿,其中有70-80%来自中老年人购买。
|| 高手入场,阿里、腾讯、头条、美团、百度等背景创业者增多
今年以来我们看到了一批来自于阿里、头条、腾讯、百度、美团等背景的创业者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培育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对下沉市场的大量关注,很多人认为除了三四五线城市是下沉市场之外,老年群体也是下沉市场。
比如像大家都很关注的拼多多,起步的时候其实把它推起来的主要是中老年群体,下沉市场里面老年人是个机会,再加上各种媒体的普及,因此我们今年看到越来越多互联网背景创业者开始做老年行业。
这里面有些人刚开始,创业公司刚成立就已经拿到了融资,随着优秀的人进来,大量的资金进来,行业会快速被催熟,可能中间还会有一个混战过程。
所以我觉得从2019年开始,接下来整个老年行业都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当然前期创业的那些人要抓紧时间往前跑了,因为很多优秀的人在里面厮杀。
但不管怎么样,老年行业的创业生态会越来越丰富,各种需求还未被满足的细分领域内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出现。
淘宝上数据老年丝巾卖出1.5亿条,淘宝上平均一个老人一年买五到十条丝巾,为什么这么喜欢丝巾?心理背景还是老年群体对美和时尚的强烈需求,年轻时没来得及展示,在老年的时候要充分展示出来。
做老年行业很大的一个挑战就是老年群体对新产品的认知普及过程。
几年前老年鞋市场很多业内从业者认为,整个老年鞋市场规模可能只有10-20亿市场空间,觉得这是一个小众产品,但结果通过这几年发展,全国至少有200家企业进入老年鞋市场,激烈的竞争推动快速普及认知,老年鞋市场天花板大幅提高,至少十倍;
老人鞋的概念普及之后,很多一二线城市老年人,人手一双老年鞋,当然现在慢慢迎来了一个洗牌期,产品也在慢慢升级。
我想表达的是,当一个新产品的概念普及之后,很多品类其实大部分人可能都没听说过,但如果产品不错,老人穿上去体验很好,整个体量放大的速度一定非常迅速。
所以我认为市场的空间是不断变化的,未来会有很多这种细分品类的机会。
原来中老年人以家庭为中心,慢慢走出家庭,去参加很多社交娱乐活动,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在别人面前更好地展示自己,需要穿的更体面、更加时尚,然后带来了整个消费品的升级需求,对品质的需求不断升级。
我们在北京调研中,其实很多老人都会使用化妆品,保持姣好的面容是她们的追求,但对于化妆品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因而会主动学习化妆品知识,但学习的渠道非常有限。
对于化妆品品牌偏好很明显,很信赖国外大品牌,兰蔻、雅诗兰黛、海蓝之谜、资生堂等国际品牌是她们的首选。而且购物渠道上来看,会更加信赖国外免税店或者国内专柜,同样反映出他们对品质的要求。
|| 线下老年商业蕴含的巨大机会
我认为老年行业未来发展应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目前阶段从变现角度可能会是偏重于线下一点。
在北京我们做了很多调研,发现基本上那种独立于非核心商圈的商场大部分都已经全面老龄化了,有的整个一层都是老年产品店。
我们找了在北京做大型商场招商的负责人,他们做的统计是,周一到周五白天的时候,有些商场70%左右是老人或者老人和他的孙子过来消费,就是线下的商业基本上已经全面走向老龄化了。
这么大的流量在商场里面每天进出,就一定会有依托于商场的新商业模式出现,这个我们觉得会出现新机会。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中国老年行业产品创新机会有很多,老年文娱、旅游、消费以及其他细分领域,都值得我们持续去关注。
从创业角度看,随着基础设施快速完善,优秀创业的进入以及资本市场的持续投入,老年行业创业生态会越来越丰富,未来2-3年老年创投市场一定会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