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孙波
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饮酒保健意识如今已愈加强烈与时尚。这种变化,从市民饮酒的颜色与数量上可见一斑:颜色看,虽说当前市民饮酒种类主要还集中于白酒、啤酒、果酒传统“老三样”,但颜色更深的果酒消费占酒类消费比重越来越大;从量上看,无论是人均饮酒数量以及饮酒消费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对此,数据反映得更为直观:市民人均饮酒量16.32千克,相比同期减少6.65千克,同比下降29%;人均饮酒支出129.69元,相比同期减少33.84元,同比下降20.69%。
白酒消费
大幅下降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喝酒”一词中的“酒”字多指白酒。但是,随着人们饮酒观念的转变,白酒已不是酒类家族中的主角。对此,从人们对白酒热衷度的降低便不难理解。数据显示,如今市民人均白酒消费量1.24千克,占人均酒类消费总量的7.6%,相比同期减少0.9千克,同比下降42.07%;人均白酒消费支出41.71元,占人均酒类消费总支出31.75%,相比同期减少22.17元,同比下降34.71%。在全部酒类消费中,无论是人均消费量还是支出金额,白酒降幅均居首位。
啤酒消费
量最高
据了解,当前市民酒类消费主要以白酒和啤酒为主。但相比白酒消费的大幅下降,啤酒的些许下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在全部酒类消费中,啤酒消费量及支出金额占比均居首位。数据显示,市民人均啤酒消费量12.62千克,占人均酒类消费总量的77.33%,相比同期减少1.72千克,同比下降12.02%;人均啤酒消费支出73.54元,占人均酒类消费总支出56.7%,相比同期减少9.55元,同比下降11.5%。
果酒消费
持续走高
在酒类消费量及支出金额普遍下滑的大趋势下,人均果酒消费金额却异军上涨,且增幅巨大,这也直观反映出当前市民饮酒格调的提高以及饮酒保健意识的增强。数据显示,市民人均果酒消费量0.1千克,占人均酒类消费总量的0.61%,相比同期减少0.03千克,同比下降25.56%;人均果酒消费支出12.09元,占人均酒类消费总支出9.32%,相比同期增加1.88元,同比增长18.4%。
其他
酒类消费持续下降
虽说当前市民饮酒种类主要还集中于白酒、啤酒、果酒传统“老三样”,但以黄酒、米酒等为代表的其他酒类,则是当前市民酒类消费格局中必不可少的补充。同样,受酒类消费大趋势的影响,其他酒类消费也表现低迷。数据显示,人均其他酒类消费支出2.36元,相比同期减少3.99元,同比下降62.9%。
地产酒
最受欢迎
“目前顾客普遍都喝地产酒,很少有人喝外进酒,但果酒除外。”饭店经营者高经理的话,客观说出了当前我市酒类消费的地域性特征。对此,记者也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五成以上地产白酒和近七成地产啤酒被本地市场所消化。对此,接受记者调查的市民也普遍表示,无论喝白酒还是啤酒,首先品牌都是地产酒!至于原因,市民武先生给出了答案:“习惯了地产酒的口味和口感,同时喝地产酒也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