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充满阳光的日子,转眼,已经过半。在这座城市长大的孩子,浸润着书香,书香也成了这个暑假的“底色”。今起,一场少儿暑期科技文化盛宴:“爱我扬州欢乐暑假”少儿科技文化节暨少儿图书交换节将撩开面纱,成为暑期“后半程”的一大期待。
今天,中央电视台也将来到扬州市少儿图书馆就儿童阅读推广、亲子阅读等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采访,将在央视新闻频道、综艺频道作“暑期去图书馆打卡”专题报道。
数据
——书香是暑期“底色”,一个月借阅人次达10万
行走在扬州,文化味扑面而来,读书传家已成一种“自然之风”。
市少儿图书馆雅静的阅读区内,家长和孩子们正沉浸在书香的世界,“文静”的读书氛围和外面“骄躁”的烈日气候形成强烈“对比”。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暑期意味着可以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更加自由地畅游书海。“场馆早上8:30对读者开放,不少读者一早就来了。”市少儿图书馆馆长华斌说,尤其是刚放暑假的时候,一楼借阅处排起了借书的长龙。
正在借书的杨妈妈告诉记者,自己是帮孩子来借书的,“借的主要是学校的推荐书目,还有就是我推荐给孩子读的。”记者看到,其中一本是《格林童话》,一本是《金子美铃全集》。“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在这里读书。尽管住的地方离这远,但是到这里借书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转眼已经五年时间。”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数据显示,从7月1日到7月30日,该馆借阅人次达到了10万,借阅册次为70300册次,活动场次100余场,参加活动人数达2万余人。其中,接地气的儿童文学更受孩子们的欢迎。
公益
——“雏鹰”展翅,点亮公益梦想
“雏鹰”翱翔于蓝天追逐美丽梦想。这里的“雏鹰”除了能畅游于书海,还有着一种公益情怀。
回望振翅起飞的“起点”,那是在19年前。为了丰富少儿暑期文化生活,增强社会公益服务意识,2000年7月第一次正式招募“雏鹰小服务队员”。越来越多的孩子,将这一平台作为自己成长的摇篮。
今年申报“雏鹰”的人数已经达到了近百名,每期服务时间为15天,每天两小时。小服务队员们除了参与图书上架、排架、分类等日常管理,还负责解答读者咨询,维持阅览秩序,协助组织阅读活动等。
从对场馆的了解,到对图书分类规则和标准、服务要求的掌握,馆员与小服务队员“1+1”,还特别组织暑期志愿者交流会,互谈感悟,交流经验,共忆辛苦和收获。
互动
——少儿图书交换,资源共享,倡导绿色阅读
书是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源泉。你们有没有因为家里暂时用不到的图书太多,占用了许多地方,却又舍不得扔掉而苦恼过?或是因为想看一些书,却又不想买太多而纠结呢?
那就请带着你的图书来交换吧。这也是“爱我扬州欢乐暑假”少儿科技文化节暨少儿图书交换节的一大重点活动,由市关工委、市少儿图书馆等主办。其中,启动当天是重头戏,小读者可将自己家中闲置的书籍带到市少儿图书馆,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换,共享资源,重新发挥图书的价值,倡导绿色阅读。同时在交换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公益意识、社交能力,小读者以书会友,感受阅读的快乐。ALVA4D百科全书将首次亮相扬城,新形态视频图书,以裸眼4D百科的创新双屏互动阅读新模式带领孩子们了解《海洋百科》《蝴蝶百科》《恐龙百科》等100多种丰富多彩的生物百科知识,海洋鱼类、蝴蝶、恐龙等动物将以3D模型的形式活灵活现呈现在孩子的眼前。
此外,书画才艺展示,翰墨飘香。
科技
——在现实和虚拟之间自由“穿越”
科技,见证奇迹的时刻。一系列的科技活动打开眼界。
市少儿图书馆馆长华斌称,VR体验活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以海洋、宇宙为场景氛围,配合进行实景互动体验情节设计,使参与体验的小读者们能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了解海洋、星系、安全知识和科普创意文化。3D立体书阅读让孩子们真实体验恐龙时代的神秘莫测,带你走进3D恐龙世界。
“童梦火箭放飞”,激发探索欲望,放飞科技梦想。还可以观赏机器人表演,动手进行机器组装、调试运行。一起感受创造发明的无限乐趣,享受创意搭建乐趣。
比如,太阳能小车是由一系列通用玩具元件精心构建设计而成的小车模型,安装后,可放在阳光直射下测试,无需电池,绿色环保,只要太阳光足够强烈,就可“行驶”。
科技大篷车是一种流动科技馆,市科协工作人员将互动科技展品运来了,孩子们可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进行科技展品的互动体验。还可一起在探索气象科学、探索自然奥秘。活动中,了解仙人掌的“耐旱”;在古代文人的世界遨游,进入趣话、诗词、楹联的世界。
书香味+科技范,绽放这个暑假!
王鑫撰稿
责任编辑: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