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李想时,无法将面前这位话语随和、形象靓丽的 " 高姐 " 和女侦察兵联系在一起。从南海舰队新兵连、南海舰队陆战队两栖侦察女兵、新兵班班长,到阅兵村、女子方阵中的 " 钉子兵 "……10 年前的李想曾作为三军女子方阵中的 " 钉子兵 " 走过天安门前,而 10 年后,她成了中国高铁上的一名列车长穿越祖国大江南北。
曾参加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阅兵式
翻开李想的相册,让人想不到在这样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坚强的心。这是一本记录了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阅兵式的相册,那一年,女兵方阵以横跨海陆空三军的形式参加国庆阅兵,在国庆阅兵史上实属首次。" 头型不正别大头针子、腰板不正绑十字架子、练踢腿脚尖要踢石子 ……" 由于练舞蹈出身,腰肢较柔软,为了克服腰板不正,李想训练时在腰间夹带着木板做的十字架。长时间的训练使得她的腰伤痕累累,皮靴硬是被磨烂了 5 双。" 正步踢到什么高度,手臂摆动多少幅度,脖子是不是偏向了,这些都是一点一滴练出来的。" 李想回忆着,翻看着相册。" 这个是我。" 站在方阵第九排第七名的位置,那时年近 22 岁的她深知自己这颗 " 钉子 " 的重要性。
在部队五年时间,练就了李想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人生态度。2011 年退伍后,她加入了合肥客运段,成为动车车队的一员。曾经的经历成就她严谨的做事风格。调整行李架必须 " 一刀切 ",不能掉落一根包袋子,所有箱包必须整齐划一摆放——就像部队练习队列,一板一眼。2014 年,李想考上动车车队高铁列车长,走在车厢里,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一点也是当兵时带出来的习惯。
脱下 " 橄榄绿 " 仍不忘入伍誓言
" 戴上列车长的臂章,无论是在车上还是车下,感觉都是完全不同的。" 李想说," 虽然做的事和以前区别不大,但肩上的责任真的重了许多。" 有一年夏天,值乘的列车途经麻城北站,一名男童突然在座位上昏厥,李想当机立断马上让乘务员广播寻医并疏导开周围的旅客,随后汇报情况,得到调度的指示后,再次打开车门,和闻讯赶来的医生一起把孩子抬下车。在车门再次关闭之前看着医生将孩子抢救至恢复意识 …… 虽然列车已经离开了麻城,李想悬着的心可一点都没有放下,孩子怎么样了?后续治疗情况如何?更多的是后怕,如果当时自己没有及时赶到,如果列车已经开离车站,如果 …… 巧合的是第二天,孩子的父亲又坐了她所值乘的列车,看到她的那一刻,这位顶天立地的父亲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感激,在站台上便对着她双手合十双膝跪地,李想冲过去扶起泪流满面的父亲,得到孩子已经脱离危险的消息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 这样的事情只是一个缩影,短短的 8 节高铁车厢,李想和两位高姐一起负责,每到一个站点,列车长都要巡视车厢。一天下来,李想的步数总能超 20000 步,整个车队她加班最多,最长的时候四天都回不了家。一件件小事、一次次认可,给了李想莫大的鼓舞和干劲。成为列车长以后,同事都称呼她是不松劲的小 " 陀螺 "。8 年来,李想获得旅客送来的锦旗 3 面,表扬信 20 余封,收到的感谢短信更是数不胜数。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位列车长就是最初当乘务员时紧张得说不出话的小姑娘呢?
" 其实无论在哪个行业,在哪个岗位上,都是在为祖国效力,我也会一直记得入伍时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临别前,李想这样告诉我们。"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后悔。"
梁浩然 吴新毅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牛国梁 文 /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