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会娜 朱晓吾 文/图
连日来,眼看今年“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河南省汝南县退役军人、县人民医院职工黄正勇,心情格外的激动。他站在鲜艳的共和国军旗下,神情庄重地举起右手,向“八一”军旗敬礼!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敬礼!
今年35岁的黄正勇,他出身于汝南县东官庄镇一个农民的家庭,从小就有从军的想法,也许是受电影战争片的影响,励志长大后当个有出息的好兵。2004年12月,他终于如愿以偿,参加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来,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在济南军区某部,他身穿绿色军装,怀揣报国梦想,心情是那样的激荡。
“既然来当兵,就要当好兵。”
平凡不坠青云志,青春热血铸军魂。初入军营,黄正勇就暗下决心:“既然来当兵,就要当好兵。”在部队里,黄正勇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战友,热爱军营,样样工作争着干,桩桩好事抢在前。刚入伍不久,他就把仅有的90元津贴全部捐献给失学儿童,多次被评为“十佳新兵”、“优秀新兵”。当兵第二年,有个刚入伍的新战士在夜间睡觉时,不小心从上铺摔下来,他马上背起这名新兵把他送到卫生队进行抢救;还有位上等兵半夜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主动询问情况,得知他老母亲病了,需要动手术,而家庭经济条件又不好,黄正勇便毅然拿出他节省了多次的津贴600元给了这位战友。
黄正勇常说:“忠孝不能两全,身在部队一定要好好的尽忠,努力干出一番成绩出来。”在部队每逢佳节,黄正勇主动让出假期,特别是大年三十的休假时间,正月十五的假期全都让给那些更需要回家探亲的战友,而他却主动要求站好假期的每一岗哨。大年三十的晚上,很多战友都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有的在给亲人打电话报新春、祝平安,而他仍然坚持在营区的哨岗上。
2006年底,黄正勇所在的四连有位班长的父母因车祸住进了医院,黄正勇先后捐出800多元现金让其治疗。因表现优异,2007年底,黄正勇所带的炊事班被评为“先进班”,自己和班里的同志被评为“优秀士兵”,并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实兵对抗实弹演习”、“冬季野营拉连”等任务。有一次,在火炮分队训练时,有位班长被火炮轮胎从身上压过,正在抢救,黄正勇毫不犹豫为他捐出300余元。
2008年汶川地震,黄正勇和他战友们主动请缨,并写下血书“我要上前线”,随部队前去紧急救援。下飞机后坐上接兵车,仅仅两分钟身上全部被大雨淋透,他心中只有救人、救人、再救人的念想;到达汶川灾区后,他不顾个人安危,救出、安置多名灾区群众,并抬着、背着进行紧急输送诊治。在抗震救灾中,他主动捐款500元,并多次义务献血。他修过路、建过板房、帮助老百姓收获庄稼,一干就是四个多月。他舍生忘死、负伤救人,被党组织批准火线入党,荣立个人二等功,用实际行动为济南军区铁军师争了光,为灾区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2009年,黄正勇被上级抽到第六批赴苏丹维和集训队并完成集训任务;2010年在“3·31”河南伊川矿难救援中,他奋不顾身下井搜救遇难者,搬运尸体,维护现场。为了不让遇难者家属进入井口,防止悲剧再次重演,宁可被打被骂,从不还手,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并为难民捐款200元。此次矿难救援,他又荣立个人三等功。
退伍不退志,甘愿做好人
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军装虽脱,本色不改。2012年黄正勇告别了他12年的军旅生涯。退伍回乡后,没有淹没在社会的灯红酒绿中,而是更加以一个军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永续那一份未了的绿色梦,那一种魂牵梦绕的从军情。
“大爷,您来看病呀?来,我扶着您去挂号。”如今,在河南省汝南县人民医院,经常会看到一个热心的小伙不厌其烦地扶老携幼,帮助别人排忧解难。他就是该医院保卫科一名普普通通的保安——退伍军人黄正勇。
2014年,黄正勇被分配到汝南县人民医院保卫科工作,当上了一名保安。从此,他每天都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在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助人为乐、崇德向善已成为黄正勇工作和生活中的习惯。为了方便和帮助他人,他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了辆电动四轮车,每天免费拉送路上需要帮助的人。时间久了,别人都认识了他的银色小电车,并称之为“爱心车”。
每当经过汝南汽车站路口时,他就免费拉老乡进城;在县医院,只要看到老弱病残的人,他总是不由自主地前去帮忙。有位老大爷,家住宿鸭湖附近,90多岁了,一个人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来到医院,黄正勇扶着他找医生看病、拿药,从楼上到楼下生怕老大爷磕着、碰着,看完病,叫来一辆三轮车把老大爷送走,并付了车费。有位50多岁的大娘,拄着拐杖,双腿不能走,黄正勇看到后,急忙推来轮椅扶她坐下,帮助她看病、拍片、拿药,并付了医药费。导诊和护士、同事看到了,问是他的亲戚吗?他只笑了笑。老大娘问他:“看病不要钱吗?”他说:“小病不用花钱,国家报销,不用你操心了。”其实这些都是他自己掏钱垫付的,这许许多多的过往事情,在他看来都是举手之劳,根本记不清多少次了。
2015年4月的一天,黄正勇免费送一名病号从人民医院到金铺镇。经过汝南县县城北天中山广场时,惊险的一幕瞬间发生了,一辆白色的豫A牌轿车撞到了正在行驶的三轮车上,只听“砰”的一声,有一个两岁多的小女孩被甩出1米多远,车前有位70多岁的老大爷,车后5米多有位60多岁的老大娘,黄正勇马上下车抱起正在哭泣的小女孩快速拨打120和110,并和医护人员一起把70多岁的老大爷和他老伴送上了急救车,由于抢救及时,伤者才转危为安。
2015年5月的一天,下着小雨,正在住院部巡逻的黄正勇,从11楼上看到环城路两侧的树木在燃烧,火越来越大,还伴有爆炸声。东侧就是天中花园和天龙花园,西侧是人民医院汝医健康园,眼看要有一场事故发生,他一边往下跑,一边拨打119。大火被扑灭后,才发现树的上面是高压线。电业局的工作人员把树头据掉后,连声说到:“要不是你早发现、早报告,还不知道后果怎么样呢!”
黄正勇在值夜班期间,从门诊楼到住院部外科楼,再到内科楼,一层一层巡逻,病号都入睡了,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病人及家属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几年来,他虽然身份变了,但初心未改,敬业奉献,文明友善,默默无闻地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无怨无悔!
2017年,黄正勇因工作积极表现好,被调到医院供应中心工作。2018年6月,他参加了全国普通高考,因他曾经立过“二等功”,被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破格录取。
2019年3月中旬的一天夜晚八点多,晚饭后散步的黄正勇走到东方假日酒店附近时,发现有个人躺在路中间,黄正勇赶忙走了过去将其扶了起来,借着路灯,发现是个大约40来岁的男子,身形消瘦,蓬头散发,衣裤脏破不堪,黄正勇判断这是个离家多日的流浪人员。路上车辆多,黄正勇担心男子出现意外,就掺扶着他来到医院急诊科,经过医生检查,没发现伤情,就把他带到三楼候诊区休息,为他买来食物,端上热水,耐心询问他基本情况,得知他叫黄某顺,信阳市狮河区吴家店镇人,流浪有些时日,具体住址、家庭情况讲不清楚,也不知道家里的联系电话。为了找到其家人,黄正勇通过查询,拨通了当地派出所的电话,简要介绍了黄某顺的情况并留下联系电话。第二天早上黄正勇接到黄某顺弟弟打来的电话,并在电话里介绍,黄某顺患精神病多年,因病情加重离家出走,家人多方寻找未果已经报警……幸好黄正勇发现了他的行踪,他们一家人才得以团聚。下午3点多,黄某顺的母亲和弟弟驱车赶到了医院。见到了走失多日、久寻不见的儿子,黄妈妈泪流满面,千恩万谢的哭着要给黄正勇跪下,黄某顺的弟弟也拿出了一叠钱,硬要塞给黄正勇表示谢意,都被黄正勇婉言谢绝了。一个多月后,黄妈妈特地领着经过住院治疗,病情趋于稳定的儿子,带着锦旗和感谢信来到医院,想要儿子当面向自己的救命恩人道谢,不巧黄正勇去外地参加“传承红色基因,携笔从戎报国”巡回演讲。没有见到黄正勇,黄妈妈一家人只好带着遗憾,把锦旗和感谢信送到医院办公室,恳请把自己的心意转交到黄正勇手中。得知黄正勇热心助人的事迹后,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刘欣高度重视,亲自向黄正勇转交了锦旗和感谢信,称赞他做的好,为医院争了光,并要求在全院干部职工中大力宣传这种助人为乐的无私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
黄正勇助人为乐的事迹先后被《中国新闻播报》、《医药卫生报》《驻马店日报》、 《天中晚报》《映像网》等国家、省、市媒体相继报道。2015年以来,他获得了汝南县首届“十佳市民”、“汝南好人”、“感动汝医十大人物”和驻马店市“文明市民标兵”等荣誉称号。
传播正能量,好人美名扬
黄正勇,作为千万个退役军人的代表,多年来,他虽然已经脱去了戎装,但他军人的本色不改;他虽然已经离开军营,但他继续抒写着绚丽的华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正能量,赢得了社会尊重,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当地有位书法家听到黄正勇的事迹后当场挥毫写道:“炎黄文明铸太平,千载功业赤子功。天中好人黄正勇,好人好事扬中州。”
2019年4月份,黄正勇应邀参加了安阳市军分区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携笔从戎报国”巡回报告演讲,每到一所院校,他那种“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每位师生的心,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他的演讲和鼓动下,安阳学院、安阳工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多名学生排队当场就地在各管辖区武装部人员的指导下积极踊跃地在征兵网上进行兵役登记报名,立志参军报国。
在安阳,黄正勇结束了报告演讲后,安阳学院的一位领导是这样评价的:“黄正勇同志的报告,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马列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课,一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教育课......听他的演讲,是一种美的享受,心的沟通,志的激励,劲的鼓动。”
2019年7月26日夜晚,中共汝南县委、汝南县人民政府在天中山文化园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暨最美退役军人颁奖文艺晚会”,黄正勇光荣地走进领奖台。在这万分激动的时刻,他再一次向高高飘扬的军旗敬礼!向全县父老乡亲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