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8月14日,无棣县西小王镇石桥村支部书记孙玉美及村民代表将一面绣有“腾房安置转移群众、抗台救灾真情奉献”的锦旗送到了位于滨东公路北侧的万豪食府酒店,感谢店主刘玉国台风当夜无偿收留村里56名受难群众,不但管吃管住,还精心伺候了大伙一夜。
扔下生下二胎五天的妻子回酒店救急
今年32岁的刘玉国,是西小王镇刘庄子村人,之前在外做机械生意多年,为了照顾家庭,两年前,返乡经营万豪食府酒店。8月11日,台风“利奇马”来临前,晚上8点左右,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联系万豪食府老板刘玉国,问他的酒店能不能紧急安置石桥转移群众,当时添了二胎5天的刘玉国,正在家伺候妻子,接到电话后,他当即表态“行!我在老家刘庄子了,马上回酒店准备。”半小时后,他顶风冒雨赶到离家10公里的酒店,把已休息的厨师、领班及工作人员叫起来,把员工的8间宿舍、自己的办公室及厨房、吧台全部腾出来,并着手准备枕头、被褥、床垫、毛巾、开水等应用之物。因人手不够,他又把自己的两位朋友喊来帮忙。忙到晚上11点左右,第一批满载石桥村群众的中巴车缓缓开进酒店,不巧的是因风雨太大,酒店突然停电了。紧急时刻,刘玉国临危不乱,马上安排领班,迅速启动备用机械发电,并派专人守候,随时加油备战。10分钟后,备用机械发电成功。见整个酒店亮起来了,刘玉国才稍松了口气。
把压箱底的货物都拿出来救济难民
挟风裹中,手担大包小包的石桥村群众陆续走下中巴车,在酒店员工和镇干部的引导下,开始入住。因有三名肢体残疾老人,不能动,刘玉国便和员工配合镇干部,把残疾老人抬下车,安置到条件相对较好的房间。夜间2点20分,石桥村第二批30名转移群众赶到酒店,因自己酒店实在容纳不开,刘玉国便开出车,配合镇干部,分两批,把另18名群众转移到北侧的另一家酒店,自己的酒店安置了54人。
面对饥肠辘辘的石桥村老庄乡,刘玉国把酒店冰箱里的水饺全部煮熟,安排人一趟趟将水饺送到各房间,有身体不好的老人,则把水饺和醋端到床上。夜间2点,吃着热气腾腾的水饺,石桥村83岁的肢残老大娘王文荣激动地说:“真是没想到,这半夜三更连风带雨的,镇上的领导和酒店的人员还能让俺们吃上热乎乎水饺,这放在旧社会,连想也不敢想啊。”由于人多,水饺不够,刘玉国便把店里库存的馒头、饼子、咸鱼、鸡蛋、方便面等,凡是能吃的全部热好送到各房间,才让大家吃了个饱饭。夜间3点多,村里一名女青年突然腹泻不止,刘玉国急忙找出日常备用止泻药,让女青年服下,并单独给女青年找了间房子,让一名女员工专门守候。
突然离家,村里群众丝毫没有睡意。为了安抚大家情绪,西小王镇党委书记徐鹏潇、镇长李维博,大雨中,分别于凌晨2点半和3点45分,两次从石桥村防潮大坝赶到酒店,看望慰问村里群众,鼓励大伙稳定情绪,攒足信心,准备早日重返家园。彼时,刘玉国和镇上的领导干部还互不认识。忙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当看到捧着干方便面坐在楼道里倚墙休息的镇干部时,刘玉国的心被深深地触动着。以前,他听说过镇上的干部敬业,但没想到这么让人感动。李维博说:“刘玉国这种危急写大爱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干部学习。”西小王镇广大干群在相互包容、敬畏、鼓励中,团结得更紧了。
第二天早上6点半,随着风雨变小,石头桥村群众集体返村。7点来钟,送完石桥村群众,刘玉国顾不上休息,马上去外边进货,补充库存。“这一夜连吃带住得6000多块,玉国兄弟陪伴了一夜,还说啥也不收钱,让俺们都不知说啥好了。”石桥村支部书记孙玉美激动地说。“我们这五、六十人,吃喝拉撒闹腾了一夜,光打扫卫生就得多半天。”村会计张玉忠补充道。第二天,全部参与石桥村转移的一脱产干部,在朋友圈里即兴赋词一首,或许更能复盘当时的真实情景。
《石桥转移所寄》:无情风雨,万里卷潮来。有情掌柜,一夜应急差。望锦棉小镇,石桥两畔,几度兴衰?不用思今古,俯仰低头汉,谁似玉国健!朱龙河闸,洪水肆虐处。万众一心,抱团抗飓风。验品质小王,光武八方,谁与争锋?矢志永不渝,齐心同向党,担当看小王!
“百家文明户”造就百千个刘玉国
风雨之后见彩虹、患难之际见真情。石桥村群众被刘玉国的行为深深感动。“小事看风格、大事看担当,刘玉国的善行义举看似不平常,其实是必然。这是我们广泛开展百家文明户评选工程的成果展现之一。”镇党委书记徐鹏潇如是说。
今年以来,该镇从“党员”和“群众”两个维度入手,创新实施了党员积分制管理和“百家文明户”评选工作,按照“党建先行、价值引领、业绩领先、责任担当、创建示范”任务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化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工作,深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精华,普及26个村评选出“孝德榜、爱德榜、品德榜、美德榜”四个“新榜”,活动由点及面、全面铺开,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打造本地特色文化,深化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导群众自觉自发地摒弃陋习、改掉恶习、清除旧习,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群众素质大提升。
“通过这次齐心协力抗台风,我们广大干群担当作为、冲锋在前,经受住了考验。台风期间,除刘玉国外,还有钟金燕家纺、海盛纺织等几十个企业主,主动与镇上联系,提出免费提供车辆、机械和人员,和大伙一齐抗灾自救。这既是对党委、政府的莫大信任、支持,更是品质小王、奉献担当的真实体现!” 镇党委书记徐鹏潇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