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井峪的华峪西区,每年照例演出太谷秧歌,与大戏同时上演,上午八点开,下午三点开,有些太原的观众对秧歌特别感兴趣,罗卜青菜各有所爱,各种文艺形式都有自己的观众。
小井峪有三个戏台,这个戏台较大,也是上世纪的建筑后来又翻新,在旧村改造时三个戏台都保存下来。在农耕时代和上世纪中后期,戏台除了文艺活动,也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时至今日,它的功能只能是唱大戏了,戏台也有它的好处,遮风避雨,这次南寒演出因为戏棚漏雨,临时改变演出时间。七月的台口演出是一年中最多的时候,台口的时间不能拖延,有戏台还是有好处的,对演员的演出是个保障。
晋剧《富贵图》是改编传统戏成功的作品,成为晋剧院常演的剧目,这出戏烤火音乐,也是作品能流传的因素之一。现在青年团把这出戏继承下来,成为了剧团的保留剧目。
《土祖庙》是晋剧表演艺术家王宝钗,为爱徒杨洋精心传授的剧目,当天王宝钗老师坐在台下,认真观看徒弟的演出,演出之后上台又为弟子说戏。
演出之后晋剧表演艺术家宋转转老师,为现场观众清唱,为演出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