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桃子湖现大量福寿螺,有市民来“觅食”

最近,在长沙岳麓区桃子湖,一种 " 外来生物 " 的出现,引发了周边市民的关注,甚至有人前来捡拾并带回家食用。

这种 " 外来生物 " 名为福寿螺,已被列入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体内可能有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热、颈部强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近些年,因食用福寿螺而出现身体不适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

专家提醒,见到福寿螺最好管住嘴,实在想吃,一定要彻底加热。

01

现场:

有人扒拉水草寻找福寿螺

8 月 27 日上午 9 点半,在岳麓区桃子湖,成片的荷叶间,三名女子弯着腰用手在水中扒拉着水草,似乎在寻找些什么。市民王先生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

" 你这是拿回去养吗?" 视频中,王先生好奇地询问一名女子。

" 对啊,这么大一个不拿回去可惜了。" 女子称,想带回去养。

王先生担心吃福寿螺是否安全,女子说,看别人吃过没事,所以自己先捡回去,可以养着玩也可以做成食物。

8 月 27 日中午,记者赶到桃子湖时,湖边已经没有捡螺的人。一位在湖边垂钓的老人说,最近几天,有不少人在此捡拾福寿螺。在湖边沿岸的树木下及水中莲叶根茎部,都附着有福寿螺的卵,远远看上去犹如粉红色 " 毛毛虫 "。

" 这东西繁殖快,现在越来越多了。" 市民王先生在水边捡起了一个福寿螺。看上去,福寿螺外形如拳头般大小,与常见的田螺相差无几,但仔细观察,福寿螺壳颜色更浅,敲击几下,壳声更脆响。

福寿螺没有天敌,繁殖快,对于水稻、莲花等水生植物存在极大危害。据媒体报道,近几年,长沙后湖、月湖等水域附近,都有福寿螺的影子出现。

02

专家:

未完全加热就食用可能引起感染

" 今年上半年,街道已经组织清理过一次,最近准备再次清理。" 橘子洲街道市场监管办专干徐先生介绍,前期通过投放药物,湖里的福寿螺数量已减少大半,今年汛期后巡查发现,湖里的福寿螺又多了起来。

徐先生建议,市民不要来捡这种福寿螺,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会引起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环保志愿者张运和说,今年他多次组织志愿者清理福寿螺。不过," 光靠志愿者是不够的,希望媒体多呼吁一下。"

福寿螺究竟能不能吃?记者向一名医生咨询后了解到,遇见它,最好管好嘴。

记者得知,2006 年,国内就有因食用福寿螺而被感染的病例通报。2006 年 8 月 21 日,北京市卫生局通报了全市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报告,截止到当年 8 月 23 日晚 7 点,北京市因为食用凉拌螺肉染上 " 广州管圆线虫病 " 的患者总共有 87 例,同时也有几位患者康复出院。

医生说,管圆线虫病是由于鼠类的心、肺部寄生线虫寄生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可发生脑膜脑炎。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强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而福寿螺体内有可能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

医生提醒,最好不要食用福寿螺,若实在管不住嘴,那就一定要彻底加热。如果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