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秋意且至 红色已浓!贵州大型花灯戏《红梅赞》革命暖流涌动凉都

“看报看报,看一九四八年中国要往何处去”……

9月8日,一场贵州大型花灯戏《红梅赞》在急急促促的鼓点声中,登上六盘水凉都大剧院的舞台。卖报声声传街巷,幕布缓缓拉开,伴着船舶码头的疾风阵阵,烟雾朦胧中,江姐,这个传奇人物的故事也在白露秋风夜里,带来一股经久不息的红色暖流涌动凉都。

据了解,作为贵州省文艺精品创作重点项目和2019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之一,贵州省花灯剧院排演的花灯戏《红梅赞》,根据著名艺术家阎肃老师的红色革命经典歌剧《江姐》改编,是首次以贵州传统戏剧花灯戏形式展现江姐形象,结合当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经典再现,讲述了革命先烈江竹筠被叛徒出卖被捕,为保守党的机密,忍受严刑拷打,最后英勇就义的故事。

全剧共分为七场,43段唱段,以贵州花灯元素植入创作,将人物性格命运娓娓道来,余音绕梁间,形象也深入人心。

“局势如麻乱纷纷,大小船只密如林”敌人布下天罗地网,肆无忌惮的铁掌将江姐的丈夫彭松涛杀害。那一方单薄的身影颤栗着,遥对长空告战友:“青山不改水长流,前仆后继干革命,赤心耿耿照千秋!”语罢,悲恸中的江姐只昂头挺胸奔战场:“且把那悲痛仇恨化为满腔火,要踏着先烈的足迹照直向前走!”看至第三场,江姐话音未落定,观众席间,已隐隐有人啜泣。

“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啊”坐在第一排的严显帮,眼眶一直噙着泪,花白的发和晶莹的泪,诉说着这位67岁的退伍老军人被舞台的一幕幕牵引出的家国情怀。

那份情怀里也有江姐和战友们“旗杆顶破天”的舍身忘死,与敌周旋、斗智斗勇,劫走敌人军火,每一次行动都牵动着观者的心,眼见着一个能文能武的江队长领敌军闻风丧胆,阵阵掌声是最好的致敬,在感受花灯戏的魅力时,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也在掌声中得到弘扬。

花灯戏曲艺术将江姐等革命先烈的沉着英勇与反动势力的狡诈阴险形成鲜明的对比,剧情跌宕起伏。第四场中,惴惴不安地敌军错把耳顺之年的“蒋对章”当成“江队长”抓捕时,滑稽的语言和戏谑的音乐配合,将丑恶的嘴脸展现的惟妙惟肖。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山雨欲来风满楼,联络站出现叛徒,让江姐等人身陷牢狱披枷锁。而无论是老虎凳等酷刑威逼还是以家人威胁、前程似锦的利益诱惑,江姐始终都坚定信念,怒斥敌人“把荒淫无耻当明月,醉生梦死当清风”,思党念党间,刚硬化作一颗红心:“一生战斗为革命,不觉辛苦只觉甜”!

一字一句皆灵魂,民间小调与花灯锣鼓共同承载的一台《红梅赞》摊开的是一本有生命力的教课书,以历史的一角让人惊叹其力量之大,那是在解放前夕,黎明到来前的最后凝视,以热泪盈眶一针一线密密缝织的鲜红的旗帜,从容不迫地展望:“红旗漫天,五洲人民齐欢笑!”

那份温暖与善良的情怀,经过时间的淬炼,在时光流转中未见褪色,反而历久弥新,成为留驻在一代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穿越时空地域,水到渠成般在人们心中汇聚成一股灼热的暖流,直抵人心,让人心头一热。

“青山到处埋忠骨”覆雪悬冰的梅枝,蕴含着铮铮气韵。一曲《红梅赞》更是将一个传奇作为一个时代的高昂音符唱响,穿越时空,“江姐”这颗璀璨的明星更加闪亮,光影绰约间,那个蓝旗袍红毛衣白围巾的江姐,依旧在台上台下的泪光相映,歌声相和中被人们报以掌声致敬。

歌声,记录一个时代,影响一个时代,也推动一个时代,秋意且至 红色已浓!一曲罢,人们站立,掌声不息,尤见那:“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朵朵,香飘云天外……”

(来源:天眼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