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载默默奉献 “恒心、爱心、热心”打造“残疾人之家”

个人简介

刘丽琼,奉新县宫保地社区居委会主任,扎根社区二十多年,全面摸清了辖区内名193名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建立了规范的残疾人数据库,心中时刻装着残疾人,同他们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把爱默默地奉献给了这个特殊的群体, 先后多次被评为社区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奉新社区好人”、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宜春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刘丽琼被江西省残疾人委员会授予“全省助残先进个人”

用恒心建设一个温馨的“残疾人之家”

如何让社区内193名残疾人感受到社区温暖,享受到贴心服务,一直萦绕在刘丽琼脑海中。为了给残疾人安一个温暖的家,她多次和县残联联系,取得了县残联的大力支持。

2016年,她以社区居民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借用现有的人员、场所和设备,硬是把“残疾人之家”建起来了。为了让这个家充满温馨和暖意,刘丽琼每天到社区走街串巷的转一圈,发动社区居民去关心、帮助残疾人,她还组织志愿者向残疾人宣传康复、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等知识,对行动不便地残疾人采取上门送健康、送陪残疾人聊天、谈心、读报、讲解康复知识,对行走困难的残疾人就送餐上门。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社区“残疾人之家”爱心厨房就会接残疾人到社区,免费用餐、欢度佳节,得到残疾人的普遍赞誉。

如今,社区“残疾人之家”已经成为残疾人交流信息、倾吐心声、开展活动的温暖之“家”。而她,成了这个家真正的“主人”。

用爱心传递出一双双“扶残助残”温暖的手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提高社区和广大居民“扶残助残”的积极性,刘丽琼想方设法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建立了社区残疾人阳光家园。

社区80岁残疾老人甘大妈平时靠捡垃圾、低保金维持生活,住的老房子没有钱修,房子漏水很严重,被子都是湿漉漉的。刘丽琼得知后和班子成员商量,社区出资帮老人维修了房子,还及时给老人送去了两床新被子。社区有一位智力一级残疾人宋女士,其丈夫去世,有一个上升初中的小女孩,家里靠微薄的低保金生活。为了解决宋女士生活困难,刘丽琼想法设法联系到爱心志愿组织解决了小女孩的伙食费,还经常上门和宋女士的父母、小女孩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及小孩的学习情况。

二十年多来,刘丽琼总是不厌其烦耐心处理着这些零散的居民小事。残疾人家中有困难,她总是及时赶来帮助解决,残疾人有事找到社区,她总是想办法出主意,帮残疾人分忧解难,对残疾人事业,倾注了满满的爱心与关怀。

用热心点燃残疾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心

为了更深入细致的服务好残疾人,刘丽琼广泛招募社区志愿者。在她的感召之下,社区成立了一支316名爱心人士组成的助残志愿队伍。

志愿者利用社区资源,从残疾人的愿望和需求出发,结合“全国助残日”、“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精心筹划,定期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分片上门为身边的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为残疾人购物、打扫、医疗、法律援助、家电维修、理发洗浴等服务活动,利用社区与辖区单位和县残联的协作关系,创造就业机会。

每逢节日刘丽琼都会接困难残疾人到社区欢度假佳节,在残疾人“健身周”时举行社区残疾人夹乒乓球、投篮球、打棋牌等趣味比赛,共吸引60多名残疾人参加活动等等。让残疾人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如何促进恢复和治疗。如何重拾生活的勇气,和克服精神上的难关。现在,社区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愿意走出家门参加活动或者再就业,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平凡的她以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奉献着她的青春和真诚,社区事务繁杂期间也曾有不少人劝她离开社区。她却说:“我们的身后有许许多多居民期盼的眼睛,我们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的依靠,我希望让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居民、残疾人都能沐浴到爱的阳光、家人的温暖。”她,给残疾人播撒的是阳光是希望的种子,带去的是家人般的温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