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 历久弥坚
——老党员王会忠的故事
今年53岁的王会忠年少时参军入伍,是一名有着33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伍后,他一直奋战在电厂一线工作,从火电到风电,他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电力事业,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践行着一名电力职工的初心与使命。
人的一生也许匆匆,在我遇到王会忠之前,我对于一个共产党员初心的认识也许只是肤浅地停留在表面的文字上,而正是这次与他短暂的接触中,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初心。
担当中炼初心——“我要去电厂!我要上‘三班倒’!”
1987年12月,王会忠来到唐山新区热电厂工作。到电厂上运行是他自己争取来的。退伍后,他先是被分配到一个比较清闲的工作单位,然而他从来都是闲不住的人。在办公室坐了几个月后,他主动去找领导换工作:“我想去电厂,我要上三班倒。”很多人对需要上夜班的工作望而却步,而王会忠却认为,这样的工作才充实,才能让年轻的他实现人生价值。
“充实”一词,诠释了他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涯。
2012年4月,他从唐山转到了辽宁新能源公司,在十间房风电场担任安全员,2013年10月,又临危受命担任法库五龙山风电场场长助理。那是他第一次从事风电场基建工作,他调整好思路,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大到一个设备,小到一个开关,他用脚步丈量了风场每个角落,将每项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眼里容不下任何一个可能为日后投产留下隐患“沙子”。机组投产后,他的身影又出现在督促厂家人员调试和处理故障中,每当机组出现故障,无论几点,他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厂家人员维修,及时掌握故障原因,提高设备可利用率,为风场的安全稳定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他经常加班,将时间的天平不断地倾向于工作,同事总会劝他休息休息,回家看看,他也总是同样的回答“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吧!”,而“这段时间”却总是也忙不完。
岁月中传初心——“我就要退休了,只要别让我闲着,让我做什么都行。”
2018年底,公司生产模式调整,实行风场区域化管理,彼时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王会忠并没有闲下来,重新竞聘了区域风场安全员的岗位。今年4月,法库十间房风电场综合楼修缮队伍进场,从队伍资质审核到每项工作开展,他都亲力亲为。由于外委修缮队伍人员年龄较大,安全意识极其淡薄,他一有时间就到作业现场去检查,监督施工人员工作,及时纠正违章行为。他讲究工作方法,私下里会苦口婆心的跟他们讲安全作业的重要性和遇到危险的严重性,然而工作中遇到习惯性违章人员,他会立即找到施工方经理进行洽谈,义正言辞的训斥他们,不留任何情面。看似铁面无私的训斥下,实则隐藏着他最柔软的关心。
“安全是永恒的话题,严把安全关、质量关是我们最先要认真做的事,时刻都不能懒散松懈!”作为风场的安全员,他夜里常常失眠担心风机设备的安全,他本着如履薄冰的心态做好每一项安全工作,为的就是让自己安心,让公司放心。
奉献中烙初心——“时间过的很快,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
这是王会忠的人生格言,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王会忠的奉献,要从一件件点滴小事说起的。30多年前清晨4点醒来悄悄去打扫部队院子的年轻人,30多年后四点钟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主控室看设备运行状况,看到所有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他才能踏实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是风场年轻人心中的“定海神针”,每当他们在工作中迷茫时,他总会孜孜不倦帮助年轻人调整心态,重新出发;他业余时间去风场里的菜园里干农活,自费买菜籽,每到丰收的季节带给员工家一般的温暖;他开车外出办事路途中,总是会把路上遇见的老人顺路送回家,因为他说,人就要多做好事。
1997年,他偶然的机会去唐山市总工会办事,听说了“春雷爱心行动”,他积极响应,参加资助贫困小学生认领5个,2人初中毕业,3人高中毕业,荣获过唐山市市长亲笔题词“捐资助教,精神可嘉”。那时他下了夜班,经常骑着摩托车行驶100多公里的路程去农村看望他资助的孩子们,给他们送去生活费和学费,孩子们放寒暑假时,也会经常去他家住,夫妻二人照顾他们衣食住行。年轻的他似乎不知疲倦,又或者是因为是有着共产党员初心和信仰,让他忘记了疲倦。他始终践行着自己20岁那年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牢记那时的热血与忠诚,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在每一件平凡小事中,用自己的担当和奉献,交出了一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答卷。
与王会忠告别后,我感觉身上沉甸甸的,这大概就是初心的重量吧。或许他的故事不是那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力,但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精神,一种使命,一种方向,一种信仰。也正是有像他这样的不辞辛劳的老党员,用他们无声的行动,真挚的付出,朴实的风格书写着伟大的篇章,我们才有信心的向前走、向前看。初心路上,每名共产党员如同一粒粒火种,点燃和传递着信念之火,聚是一团火,散做漫天星,照亮新时代的长征路。(王敏人 赵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