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是达利食品集团30周年。在达利食品内部,如果问员工“所有达利人都知道的一句话是什么”,那么,得到的答案很可能就是这句“用心创品质”。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食品品质与安全,不仅关系到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用心创品质”这句企业理念,对于达利来说,不仅是深入每个员工心中的理念,更是内化在企业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中。30年来,达利食品从一家地方食品小厂,逐步成长为中国食品饮料的龙头企业,成功的关键就是对于品质的追求。
品质管控,从产业链源头开始
有人说,品牌是以产品品质为基础的,企业文化、经营思想、产品创新、诚信服务等综合因素的结合体。基于品牌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角色,近两年,中国从国家层面开始力推品牌战略,力图向全球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争取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主动权。但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品质是品牌的基础。只有品质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才有可能打造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品牌。
过去30年,达利食品相继打造了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和其正、乐虎、豆本豆、美焙辰七大品牌。而七大品牌故事开始的地方,可能仅是一棵麦苗或者一颗土豆。对于达利来说,品质的管控是从产业链源头开始的。
可比克是众所周知的薯类膨化品牌,可能也是薯类膨化食品行业中唯一一个可以与乐事等外资巨头抗衡的国民品牌。但可能不为外界所知的是,在产业链的源头,达利食品不仅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拥有大规模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更是在中国西北地区拥有亚洲最大的马铃薯全粉生产基地。日照时间、土壤、降雨量等,对一颗马铃薯的品质均有着深刻的影响。可比克的品质管控,就是从这些影响一颗马铃薯生长的最基本要素开始的。
这样基于产业链源头的品质管控,在其他品类也是一样。2017年,达利食品切入豆奶领域,推出纯天然、无添加的豆本豆豆奶。在产品的选材阶段,达利食品的研发人员就对全球主要大豆产区的大豆品种进行了严格的筛查,最终选择北纬43度到53度中国黑龙江地区的非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最终成就了豆本豆的高品质。
从产业链源头开始,以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审核机制,严把生产原料关,这为后续的品质管控奠定了基础。
对标国际标准和体系,“三级一体”层层把关
在集团内部,达利食品不仅实行意识先行,让每个员工时刻铭记“用心创品质”的企业理念,更是形成了科学、有序、完整的品控体系,在品质管控上层层把关。
在集团层面,达利设立了品质管理部,统揽和监控各公司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各公司对应设立品管部、建立实验室、负责本公司的品质监管和检验检测工作。每个车间有品控专项,在生产一线把好质量关口。
为了实现与国际管理的接轨,集团全面导入了国际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了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BRC食品安全管理、HACCP危害分析管理一体化等管理体系和标准,并获得了相关的国际认证。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达利的检测中心,不仅拥有国际一流的设备,并且获得了CNAS认证,具备按照相关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检测等服务的技术能力。这也意味着公司的检测水平达到国际化水准。
在后端,达利建立了产品追溯体系,确保整个品质管控能够形成完整的“闭环”。严格的管控体系、国际化先进的检测标准,使得公司的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成为品牌打造的基础。
从1989年建立至今,30年的时间里,达利相继在多个产业中打造出了具备持续生命力的“国民品牌”。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和其正、乐虎、豆本豆、美焙辰,七大品牌在各自的细分品类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三大品牌,分别创立于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与国内许多后起品牌在红极一时之后销声匿迹不同,这些品牌到现在依然是许多消费者追捧的“国民品牌”。这些品牌具备长久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显然就是其优秀的品质。在切入饮料领域之后,和其正、乐虎也相继成为位于行业第一阵营的领先品牌。这种强势的品牌打造能力,显然依然离不开优秀品质的支撑。2017年切入豆奶领域、2018年切入短保面包领域,豆本豆和美焙辰的成功,背后依然是优秀的品质作为支撑。
从品质到品牌,30岁的达利已然走在行业的前列。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在中国实体企业齐心协力讲好中国品牌故事的宏观背景下,未来,用心创品质必将是达利继续打造更多优秀“国民品牌”的有力引擎,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达利食品集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