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崎凡
“北京阅”甜水园图书文化港——曾经的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二楼的儿童图书层,儿童图书琳琅满目,这里已经有了26年的历史,“是一个伴随几代人回忆的地方”。
“上小学、初中那会儿,周末常来这里。那时候最受孩子欢迎的有黑白色的连环画,也有《葫芦娃》《舒克和贝塔》《黑猫警长》这样的彩色图书。”9月8日是个星期天,1985年出生的家长许进带着4岁的孩子来选购儿童绘本。他说,和当年不一样,这里的引进绘本数量最多、最受欢迎,原创绘本并不受大家青睐。
统计显示,中国少儿图书规模在2008年到2018年间扩大了6倍多,成为整个出版行业最耀眼的增长板块。2014年到2018年,绘本类图书码洋增长8.2个百分点;绘本类图书在童书市场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是近五年童书中增长最快的门类。虽然近年来国内原创绘本涌现,但仍然只占到市场的10%至20%份额。目前,无论是家长还是专业人士,对原创绘本的评价都不及引进绘本,原创绘本要走进孩子的成长,仍有很多问题待解。
为什么是绘本?
19世纪后半叶,欧美诞生了专为儿童创作的绘本,日本也在20世纪初期诞生了绘本,并在五六十年代兴盛起来。
近年来,儿童绘本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和欢迎。大家认为,以读图为主的绘本阅读更直观、形象,符合儿童审美需要,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对其思维、语言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据统计,2018年,图画书在少儿图书市场占有率为25.41%,仅次于少儿文学板块。2019年4月发布的“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则显示,0至8周岁的儿童家庭中,近七成家庭有亲子阅读的习惯。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早期阅读”不再等同于“早期识字”,这为绘本阅读留下了巨大空间。数据显示,绘本类图书在童书市场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是近五年童书中增长最快的门类。
为什么是引进版绘本?
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引进版绘本。
近年来,各类数据也在不断印证这个事实。2018年,京东发布了“儿童绘本100强”名单,该名单依据1000万名图书用户的真实购买需求而制定,没有一部本土作品入榜;当当网数据则显示,在500本五星童书里,真正属于本土原创的只有32本。
“从形式上来说,引进版的绘本无论是画图内容、故事情节还是图书包装,都很吸引人。”教育工作者“一休妈妈”说,这是身边家长们的普遍看法。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绘本编辑室主任刘嘉鹏则认为,图文共融是中外儿童绘本的一个主要差异。为了表达作品的整体思想,国外绘本作者大多文图合一。而在国内,绘本图、文几乎全部剥离,文图合一的在国内很少。
据了解,在国外,绘本大师通常有多种专业基础。比如澳大利亚的“幻想大师”葛瑞米·贝斯,他既是一位音乐家、地质学家,也是画家、绘本作者。在国内,绘本作者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画家、儿童文学作家、大学教师。这样的范围过于狭窄,有的作品在内容丰富性、思想严谨性上经不起仔细的推敲。
“更重要的是,国外绘本在图示和故事之外,还具有教育意义,回答了很多深刻的问题,而这种回答并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实现的,而是蕴含在故事中。”教育工作者“一休妈妈”说。
爱情、友谊、生命、死亡……甚至这些抽象的观念,在很多引进版本的绘本中都通过图画和故事得到表达,这超越了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是非辨别”的层面,因而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原创绘本怎么办?
业界曾将2015年称为中国原创绘本元年。原因是我国原创图画书在2015年迎来爆发:新成立的活字文化致力于培养原创图画书画家、出版原创图画书;老牌童书出版机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明天出版社等把原创图画书作为重要的出版方向,并不断推出新作;以出版教育类图书闻名的教育科学出版社与绘画名家合作推出精美图画书;坚守了多年的蒲蒲兰绘本馆、耕林文化等机构,也陆续有原创图画书出版……
然而,4年过去了,人们至今仍在讨论原创绘本该如何走进孩子的成长中。
目前,业界的讨论集中在如何抢占市场、分得一杯羹上。一位资深出版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儿童图书,特别是绘本,市场只是一方面,而不是全部。举例来说,国外很多绘本大师,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项工作,他们中很多人是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他们绘制作品,也许并没有想到要拿它去挣多少钱,而只是单纯地想跟我们的下一代交流。今天,我们能有多少作者和出版者能做到这一点?”他说。
“我们有缺乏优秀作者的问题,也有表达方式陈旧的问题,更有图书营销技术的问题,但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技术性问题,都能够解决。根本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门生意,那么让原创绘本走进孩子的成长,只能是一个愿望,因为家长们不会拿孩子的成长给生意埋单。”这位出版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