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屈功泽):9月17日,由中国知网、印度德里大学图书馆、德里大学东亚研究系共同主办的“变革中的图书馆创新与中国学术资源应用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印度新德里国际中心(IIC)举办。印度高校、智库以及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文教处张建新参赞向大会致欢迎辞。
关晓岚在做主题演讲
张建新参赞致欢迎辞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馆长张甲分别就中国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做了主题发言;印度德里大学图书馆、尼赫鲁大学图书馆以及印度国际事务研究会图书馆的馆长分别就各自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经验进行了分享。此外,会议还邀请了诸多印度知名学者做了主题报告。
中国知网国际本部副总经理关晓岚在会议上表示,中国知网长期致力于促进各国本土中国学学界与图书馆信息服务之间的沟通和协同创新。印度与中国目前是引领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印度的中国学学界可以作为两国间的桥梁,加强彼此了解,促进彼此合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印度各高校管理决策者的惯有思维,目前印度的中国学学界缺乏有效的知识资料和相关信息,这为进一步开展客观全面的学术研究带来了阻力。因此中国知网希望通过建立“印度中国学研究知识服务联盟”的机制,推进知识服务的进一步丰富和中印两国学界的沟通交流,增进印度中国学研究群体的沟通协同,加强印度智库、科研系统、高校、公共服务系统的有关中国知识的服务生态环境建设,进而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知识与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直接输出。该提议受到了与会者广泛支持。会议最终决定以今年为起点每年召开一个类似的主题会议,为推动印度中国学研究领域创新、知识服务的支撑、印度智库的对外政策制定等方面贡献力量。
狄伯杰教授在做主题演讲
据悉,中国知网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快速推进知识服务,已成功覆盖53个国家及地区的超过1500多家机构用户。印度是中国知网在海外“四南(南非、南亚、南欧、南美)”计划中的重要布局国。由于种种原因,印度的中国学研究缺乏相关的知识基础设施,图书馆内有关中国的资料库更加偏爱西方文献,学界的研究也因此发展缓慢。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狄伯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的中国学研究队伍并不庞大,但近年来印度政府越来越重视相关方面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的各大学、图书馆应该加强与中国知网这样资料丰富的数据库的合作,利用这样的平台,接触来自中国学术界的动态,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从而帮助印度的整个学术界甚至是政界更加了解中国,正确认识中国,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