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4日,两个背着勘察箱的年轻民警,一个拄着双拐的中年民警共同行走在杂草丛生山路上的照片,刷爆了宁阳公安人的朋友圈。而从这一刻起,他拒绝领导关心,带病坚守岗位的事迹,才广为人知。他就是宁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刘远喜,说起他来,都说他人品好,但就是有点“拗”。
说他“拗”,要从他的工作岗位开始。自从1998年踏进警营,刘远喜已经在法医岗位上工作了21载,这21年里,他始终坚守在刑侦工作的最前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他始终如一地挚爱着自己的法医事业。
2019年入秋以来,刘远喜的痛风病情加重,并且诱发了双侧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双侧踝关节滑膜炎、右踝剥脱性骨软骨炎等病情,但考虑到单位事多、人少,而且全县只有他一个“老法医”的实际情况,刘远喜委婉拒绝了领导的关心,依然坚守在岗位上。9月4日上午10时20分许,正在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参加国庆70周年安保的刘远喜,接到报警。他立即拄着双拐,带领刑警大队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经初步了解情况后,刘远喜和同事们立即向报警人讲述的地点出发。山上没有道路,车开不上去,同事们知道他的病情,劝他等着支援力量,但刘远喜的“拗”劲上来了,拄着双拐头也不回的就往前走。到了路途的后半程,山上根本就没有了路,刘远喜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因为他感觉自己的右踝关节处越来越痛。他继续咬紧牙关,努力向前走。
经过一个多小时地蹒跚而行,他和同事们终于到达了现场。他不顾身体疼痛,立即投入到现场勘查中,经过规范、仔细的工作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他这才放下了那颗紧紧悬着的心。
“小的时候,想着能当兵或者当警察。毕业的时候,让我去当医生,我当时就很急,跟家里‘拗’着不去上班,机缘巧合,最后我就真成了一名警察‘医生’。”说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刘远喜总是自豪地说。21年前,刘远喜作为专业人才被招录到宁阳县公安局工作,从此开启了和普通医生不一样的职业生涯。
“既然是专业人才,就要做专业的事,我就不信我比别人差。”一上班,刘远喜的“拗”劲就上来了,但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永争第一的“拗”劲,陪伴着他走过了二十余载岁月。
入警以来,刘远喜始终奋战在法医基层工作的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冰天雪地的寒冬,只要辖区内有重大案件,他都即刻动身,并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而每次他几乎都能凭借扎实的专业水平,全面客观,还原真相,“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从警21年来,他共参与或者组织重特大案件现场勘查、相关检验380余起,出具重大案情鉴定书1900余份,检验活体12000余起,出具临床法医学鉴定书10200余份,并据此破获各类刑事案件96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820余名。
公安工作,是维护法律公平和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刑侦侦查及法医工作就担负着侦破案件和保障诉讼的重要职责。刘远喜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及时全面的收集大量证据,为侦查工作的攻坚突破提供支撑。
2016年的深冬,辖区发生一起“失踪案”,刘远喜赶赴现场后经过对现场遗留车辆详细勘查发现,在车的左前门内板及手刹上发现有一摩擦过得血痕,近二十多年现场勘查经验使他感觉到孙某有可能被害,向来行事谨慎的他排除各种意外的可能后,立即向领导汇报,并推测该案可能是故意杀人重大刑事案件。
后经侦查发现,吴某有重大嫌疑,但当把嫌疑人抓捕后,犯罪嫌疑人百般抵赖,负隅顽抗,此时民警还未找到关键证据,审讯急需要有力的证据来打破僵局。
深冬的寒冷使在场的同志们心情更加沉重,难道真地抓错了?不少同志的心里打起了大大的问号。面对这一沉重的压力,刘远喜始终一言不发,他反反复复地模拟着案件现场,努力地发现着关键证据。终于在车辆的左前门侧面发现了关键线索。他迅速开展工作,最终找到了关键证据。“放心吧,我们没有抓错人。”他的话犹如一剂“强心剂”,让全体参战民警兴奋地几乎喊了起来。在铁一般的事实证据面前,很快,犯罪嫌疑人不得不如实供述了杀害他人的犯罪事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以来,刘远喜始终坚持在实战中严格自我历练,工作不忘初心,特别是遇到重大原则问题时“绝不让步”。
2001年寒冬的一天,辖区某村王某家西偏房发生火灾。火被扑灭后,王某的尸体已严重烧焦碳化。刘远喜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相关勘察工作,冻僵的双手难以握持冰冷的刀柄,而他硬是蹲在地上认真细致地工作了两个多小时。经过初步检验,未发现死者有明显他杀迹象。当时正值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天气,侦查员们被冻得受不了,有人认为死者王某年龄大了,很有可能系疾病死亡后意外失火被焚,不必多疑。但是刘远喜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他仍坚持细致地反复检验着,终于在死者的身体某处发现了极其细微的残片,为该案件定性为“他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正是由于他的“拗”,在铁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最终不得不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说起他“拗”的故事还不少。2019年初,刘远喜组织成立了宁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科研小组。为改善基层法医解剖工作现状,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体会,经过艰苦研究分析,他决定研发“数控自动开颅机”。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国家创意专利。
“刑警法医工作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及诉讼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这既是一项技术活,又是良心活。同志们说我‘拗’,我知道,每一个公安人都有一颗努力还原案件事实真相、为受害人伸张正义之光的心。”刘远喜说。(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 姜言明 刘涛 通讯员 郭广生 郑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