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如果您来过中国,不知有没有发现,中国不少城市都有一条以“解放”或者“建国”命名的道路,一般是为了纪念这个城市的解放或是纪念新中国的诞生。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与南亚国家有“友城”关系的中国城市,通过这些城市中“解放路”、“建国路”的故事,侧面展示70年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锁向花老师辅导学生功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胡萍萍、秦胜瑞):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2015年,在中国的东部沿海,有一座城市与巴基斯坦的历史名城拉合尔市,正式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它就是烟台。而当代烟台的故事,就要从烟台市芝罘区解放路上的养正小学讲起。
坐落在烟台市芝罘区解放路上的养正小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它曾是共产主义思想在烟台传播的重要阵地。养正小学校长梁兰杰女士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之前,养正小学为中共烟台地下党组织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进步青年,为烟台的胜利解放奠定了人才基础,“历史上有多名共产党员以养正小学教师的身份作为掩护,向学生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救国救民的道理,如烟台最早的共产党员和中共地方组织创始人郭寿生先生、中共烟台市第一届市委书记许端云先生。”
建国之后,养正小学继承红色基因,作为孕育祖国花朵的摇篮,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梁兰杰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养正小学迅速发展,一是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7年,政府对原有的部分校舍进行了改建,新建了一栋四层3600平米的教学楼,可以容纳20个教学班。二是学校的内部设施不断地更新换代,现在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了网络班班通,可以说每个教室都可以与世界各地对话。”
养正小学书法特色课程
养正小学集体课间操
当年养正小学的老师们引领了烟台的进步思潮,如今的养正小学在教学理念上,同样走在同行的前面。自主教育是养正小学教学改革发展的核心。在这里,学生成为学校的小主人,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养正小学工作了33年的数学老师锁向花表示,自主教育真正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重视自我激励、自我开发教学理念引导之下,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的兴致也更加高涨,创新能力也明显增强。“我们学校教学理念的改变也让我印象深刻,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增加新的内涵。像由一开始的知识的传授转化到现在的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共同的发展,到现在关注个体的发展。现在的孩子知识面特别广,眼界也宽了,思维也活了,特别是创新意识也比较加强了。这些改变都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正走出的学子都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在自主教育之下,五年级的陈月瑶真正感受到了做学校小主人的自豪感。作为学校的小主人,她有了主持学校六一文艺演出的机会,并因此萌发了未来做一名主持人的梦想。现在她正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在课余时间,我会参加一些主持辅导班,也会收看《新闻联播》、《中国诗词大会》等等,学习那些优秀主持人的发音和主持技巧。我要好好学习,因为主持人不仅要能说会道,还要博学多才,我要像董卿阿姨一样,做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四年级的于凡桐也是自主教育的受益者,在上学期学校的自主课堂上,她第一次承担了语文老师的角色,也由此更加喜欢语言表达,并成为了学校广播站的小小播音员,“我是我们班第一个给同学们上课的,讲的《爬山虎的脚》。(同学们)喜欢我的课,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这堂课从搜集资料、备课、制作课件到展示,锻炼了我的能力,提高了我的自信。”
为了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在创新教学理念之余,也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开设了特色课程。孙子涵老师介绍说,养正小学的特色课程有书法、京剧、杯子舞、足球、舞台剧、计算机等,这些课程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我们学校之所以设立了这些特色的课程,是因为可以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才能,并且丰富了孩子们平常的学习生活,给每一个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孩子们可以动起来、画起来、说起来,他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念都可以放在里面,一些想象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孩子们对这些特色的课程还是比较喜欢的。”
养正小学小小广播们排列节目
养正小学学生话剧排练
四年级的郑晴允的家人是京剧票友,受家里的影响,小晴允从小就希望能够专业地学习京剧,养正小学的特色课程圆了小晴允的梦,“我非常喜欢京剧,因为京剧是国粹,想听就陶醉,(京剧的)这个手势和我们的头饰,还有衣服都非常的漂亮。我最喜欢学校的舞蹈教室,因为我学习京剧,可以对着镜子去练习身段。”
四年级的李闻颢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科技迷,学校的特色课程很好地满足了他探索新技术的愿望。谈到学校里他最喜欢的地方,李闻颢脱口而出,就是微机教室,“在微机室里,我可以学习到电脑编程,了解更多的电脑知识,掌握更多电脑使用技巧,为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现在学会了用电脑如何画图,学会了如何用电脑编机器人的程序。”
无论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特色的教学课程,这一切努力的目的是将孩子们培养成具有家国情怀的之才。如何在未来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是养正小学探索努力的方向。梁兰杰表示,未来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学校将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领域的资源投入,“未来学校要在信息智能应用和人工智能方面有所突破,加大科技教育方面的投入,使养正学子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为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朗朗的读书声萦绕在养正小学的上空。在这所百年老校里,老师们将最新的知识、最深切的关爱给了学生,学生们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舞台,这应该就是养正小学永葆青春的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