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持的算命,不过是改头换面的迷信

演员陈佩斯有句名言,喜剧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有网友解读得好:喜剧源自对荒诞与错位的展示,而造成荒诞和错位的往往是悲剧。

上世纪90年代,陈佩斯自导自演过一部喜剧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就是这句话很好的一个注解。

陈佩斯饰演的陈小二在民政局工作,提倡白事新办,响应号召推行火葬,而他的舅舅则坚决捍卫土葬风俗。赵丽蓉饰演的陈母年逾古稀,生怕儿子将自己烧掉。于是,陈小二的舅舅伙同一位算命先生煽风点火,想出让陈母假死的馊主意,由此也引出一连串惹人发笑的荒诞闹剧……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桥段非常有意思,鸡贼狡猾的算命先生忽悠陈母命势不好的时候,老太太本来将信将疑。这时候,算命先生掏出一部掌上游戏机一通乱按,然后就出现了“game over”的音乐。他随即吓唬陈母:

“电脑说了,你死定啦。”

——把怪力乱神和高科技生拉硬拽在一起,这样荒诞的骚操作,简直能让人笑出泪来。

不过,笑完之后有个问题还是得想一下。为啥几十年前的桥段,现在看起来竟然毫无违和感?恐怕是因为类似的骚操作改头换面之后依然存在。各路神棍骗人的手段一直在升级,但忽悠的套路并没有变。比如,最近在网上比较流行的“AI算命”“大数据算命”,就是这样。

“小伙子,我看你印堂发黑,面带晦气,不日便会有血光之灾”“过来坐下,听我好好说说,你这是大凶的运势啊”……先制造点恐慌和焦虑来吓唬你。

“AI算命,上传一张正面照片就行”“准确率达95%”“能看透你的一生”……能打俄罗斯方块的掌上游戏机也掏出来了。

“你的算命结果出来了,想要解读?付钱!”“算一次不过瘾还想再来一次?要么邀请好友,要么继续付钱!”……等你觉得这玩意腻害、高大上的时候,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人工智能真能算命?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有人拿自家爱犬的正面照测了测,万能的“AI”没有丝毫的犹豫,成功通过检测并进入专业分析环节,再来一顿智能分析:上庭高而饱满主聪明,体格比较强健,富有爱心……万万没想到,伴着“古典周易+现代智能”的分析,有些人的命格竟然会被狗子打败。多么痛的领悟。

AI只是一个噱头,“AI算命”不过又是一场“智商税”收割游戏。在“AI算命”的“数据库”里有几百条测试结果,出了哪一条,哪一条就是算命者的“命数”了。换句话说,就是随缘。而且,不经意间你自己的脸部特性、掌纹信息等就会被掌握,成为别人的“摇钱树”。“算命”是假,“算钱”是真,马甲换了一件又一件,唯一不变的是迷信的内核。

人的恐惧和焦虑,往往源于无知和无能。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与其希冀“AI算命”给自己“画饼”,不如相信科学、相信自己。现实早已告诉我们,世上唯一能“逆天改命”的方法,就是努力奋斗、不断拼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