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李胜财 施韵逸
申城的十月,秋意正浓。周末的午后,让人神清气爽。
然而,家住银山三居金杨公寓的王亚瑜却没有因此放慢忙碌的步伐。她刚放下饭碗,就匆匆赶往社区的活动中心——一场名为“幸福种子”女性主题沙龙活动即将举行,作为活动的创始人与策划者,王亚瑜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
主题沙龙源于真实的矛盾
“女人就是家庭中的一颗种子,当她调整好自已的心态,实现自我价值,找到美好生活的方向,她的家庭就会处处生机盎然。”沙龙现场,王亚瑜知性而优雅的讲述着她的理念。“我们愿意帮助更多的女性朋友们内外兼修,先学会爱自已,再去爱别人,让自已变得更好,更有自信。”
这个名为“幸福种子”的女性沙龙活动,已经开展了两年多的时间,他们以小区里的全职妈妈为活动主体,定期把大家组织在一起开展各种体验交流活动,倾听专家的分析建议,感受身边人的鼓励支持,帮助大家梳理家庭关系,和谐家庭生活。
沙龙间隙,王亚瑜告诉记者,这颗“幸福种子”,最早是起源于她自己的家庭。由于家里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王亚瑜的婆婆长期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刚开始的时候,地域的差别、年龄的代沟,导致了一系列家庭矛盾的出现。
“和老人在一起生活,最大的矛盾有两个,一个就是生活习惯不一样,还有一个就是饮食习惯。”王亚瑜从容地回忆着,“我是西安人,我们那边喜欢吃酸的辣的,我老公是天津人,我婆婆他们是一点都不吃辣的,所以从吃饭这个问题上,我们就开始出现矛盾了。”面对时常出现的家庭“冷战”现象,王亚瑜积极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个培训机构组织的人际关系课程中,她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和换位思考训练,找到了处理婆媳矛盾的钥匙:开始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心态也逐渐产生了变化。如今的王亚瑜觉得。只要婆婆愿意在家里做饭,自己就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就能吃到一口热乎乎的饭菜, 这是很多人都享受不到的幸福。
如今,王亚瑜和婆婆已经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了十年的时间,一家五口人在一起其乐融融,也让她有机会把视角转向了身边的人。小区里的全职妈妈很多,很多家庭都有这样那样的现实矛盾,王亚瑜觉得自己参加过的课程培训,在小区居民当中应该大有市场。
美好“理想”遭遇骨干“现实”
2017年5月的一个周末,在银山三居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王亚瑜的“幸福种子”正式启动了。然而,一腔热情迎来的却是一盆冷水。尽管有不少人都来参加活动,但是出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大家都不愿意敞开心扉去述说自家的矛盾和问题,头几次活动的效果并不是不理想。
关键时刻,有着丰富社区工作经验的居委陶洋书记给王亚瑜出了个好主意,让她放下思想上包袱,自己上台现身说法,以自己过去曾经面临的家庭困难和现在的幸福生活为例子,给大家剖析变化背后的原因,从而让大家主动信任、自觉参与。
上台现身说法,传播爱的力量。每次活动王亚瑜都精心准备,力求完美。王亚瑜用自己的幸福家庭生活,让更多的人放下戒心、走上台去,主动倾述。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局面慢慢打开。两年多的时间里,几十位全职妈妈因为“幸福种子”的帮助,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各自的家庭矛盾也都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如今,经常会有一些家庭的婆媳、夫妻结伴而来,共同参与“幸福种子”的公益活动,还有的妈妈,专程从几十公里之外的其他社区慕名而来,参加过活动之后,表示自己回到居住的小区也要开展这样的活动。
“幸福种子”已然扎根“银山”
“当时我参加培训的时候,班上有十几个人,都是全职妈妈这个群体。女人是特别需要倾述的,其实有些时候你也没有帮她解决什么问题,你只是听她把她的烦心事说完了,然后她的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王亚瑜认为,主题沙龙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一个载体与平台,忙碌的都市人需要一种良性与正能量人倾述途径与方式。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通过来参加这个活动,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自己的心态调整的更好了,遇到了事情不急躁,先冷静下来再处理,家庭生活更和谐了。”采访现场,一旁的新成员主动分享着她的感悟与心得。
在王亚瑜的手机微信里,有一个常年置顶的“幸福种子”社区微信群,定时发布信息、随时解答困惑,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外,大家还可以随时在线上探讨问题。这颗幸福的种子,依靠网络的力量,已经走的更快、更远。
“像王亚瑜这样的年轻人,能够参与到小区的建设当中来,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参加到她这个小组里面的人,跟家人之间沟通方式上是有了变化的,融洽了关系,她们有了更多的朋友,让我们小区能够逐渐的变成一个熟人的社区,就真正的是实现了这个自治项目的所谓的‘居民自治’”。采访临近结束,正好遇到银山三居居委的陶洋书记。“如今,咱们小区可谓就遍地开满了‘幸福花’”!
王亚瑜,用心播撒着“幸福种子”,让整个“银山”开满了“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