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如意?工作不累,累的是方法,高效的员工都要一套方法论

标题:工作不如意?工作不累,累的是方法,高效的员工都要一套方法论

为什么在工作中会存在各种各样“不尽人意”的工作方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正确的工作方法理念,什么才是正确的工作方法理念呢?工作方法理念,是指导我们每一位职场人建立正确工作方式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论。

结合职场上的工作实际,对职场工作方法理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并且需要付诸于行动。

第一,重调研,不随意

“拍脑袋决策、拍脑袋管理、拍脑袋评价”是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领导制定战略规划时,缺乏对市场经营环境和自身能力的评估;管理团队时,没有根据公司的战略建立团队的事业计划;绩效考核时,缺乏数据支撑,对员工的评价无法客观、准确,要不普遍偏高,造成“大锅饭”,要不以个人喜好进行评价。

这种随意的工作方法带来的问题就是管理的粗放,问题解决的粗放,不求彻底解决,只求眼前能过。

建立科学的调查研究机制,履行科学的做事程序,是保证管理精细化的前提。对于员工来说,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做好记录,关注内外部客户的需求,做决策和判断有依据,这样才能确保业务协作过程中的顺畅。

第二,重执行,不拖沓

执行力是企业的生命力。

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不管你体量有多大,如果你失去了执行力,也就是失去了对市场客户的及时响应能力,最后也会被体量比自己小的对手“吃掉”。

目前,市场上很多公司都有各种制度,本来的目的就是希望公司的团队内部能够加强沟通、事情能够及时提醒。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要不就僵化执行、有的就不知道、有的就不愿意执行,这就是说明这种公司缺乏很好的执行力意识和执行力环境。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客户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这个要求就包括质量、效率和价格,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客户就会不认可。公司制定的制度和流程,就是为了保障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做到优于竞争对手,否则我们只能被市场淘汰。

所以,执行力是企业的生命,要求员工:

——严格、灵活执行工作的规章制度,按时、按质完成本职工作。

可能你的拖沓,就会造成公司整体运营效率的下降,因为你的工作是公司整个业务链条上的一环。如果你的环节出现问题,影响的不只是你的上下游,而是整个业务链;

——管理者必须认真落实工作的规章制度,要求自己团队成员落实,协调团队成员达到要求,这样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须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第三,重计划,不盲目

管理者如果没有计划,团队的工作就会盲目,工作任务就会不清晰,完工时间要求也会不清晰,工作跟进也没有抓手。造成的结果就是员工抱怨、没有成长,工作往往执行不好。

员工如果没有计划,自身的工作也会盲目,工作就没有主动性,只能等上级领导安排工作,不能主动的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基于此,我们需要:

——研发项目需要建立明确的项目计划,并且根据项目的进度,不断的完善后续的计划,根据计划检验、根据计划汇报、根据计划推动其他部门的工作。

——部门工作要建立月度计划,明细自身职责范围内部的工作任务安排计划、为质量问题等改善的逆向工作的计划、战略要求能力建设的工作计划等,落实到责任人,严禁“多人负责,没人负责”。

——管理者要不断地减少临时工作,将临时工作转化为例行工作,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因为临时工作会造成员工工作节奏的混乱,会极大的降低效率;

——不同层级的员工建立自己的工作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事情做到“日清日结”,今日事今日毕,工作才能有序,生活才能愉快。

第四,重总结,不放过

工作没有总结,经验不能传承,是职场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员工离职,工作没人承接;员工调动,职责没有留下;部门撤销,职责找不到部门;管理问题,找不到主责部门;处理一件事情需要沟通多个部门,等等。

事实上,很多的员工和管理者都能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是为什么没有解决呢?

因为没有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说别人的问题容易,但是解决自己的问题难。我们可能过多的关注了别人的问题,但是没有想办法先解决自身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需要:

——定期总结工作中的问题。

不放过自身的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一直到问题的彻底解决。自己员工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其他部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公司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要做好问题的记录,对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重点关注;

——定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

强化对员工的培养,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才能提升整个团队的效率;如是质量检验和管理工作中,会形成一些优秀的检验方法、记录方法和分析方法,同时也会形成一些优秀的管理改进方法;营销过程中,会形成一些优秀的客户意向判断方法、公司和方案介绍方法、客户需求收集及沟通方法;研发过程中,形成一些优秀的设计经验、工艺实现经验等,这些,对于自身工作的总结和同事能力的提升都很重要。

第五,重效率,不推诿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的声音是:我们部门的人都很忙;我的工作很忙。“忙”还是“盲”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虽然我们说自己很“忙”,但是我们很少思考自己为什么“忙”就变成了“盲”。

很多时候,我们的忙是因为没有关注效率,我们的忙是因为很多事情需要多次沟通。可能你的一个无意的行为、可能你的一个个人情绪,造成了其他同事的工作效率降低。然后“蝴蝶效应”造成了更多的人的工作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整个价值链效率的降低。

所以,提升工作效率从我做起,要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周边同事的行为,遇事不推诿、不扯皮,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

——推行首问负责制。

不管是内部客户还是外部客户,对我们询问的问题要及时应答,及时帮助协调,严禁以“不是自己的事情”简单的推给其他同事和其他部门。正确的做法是,如果不是自己的工作范围的事情,也要帮助其找到可以处理这件事情的岗位或个人。

——减少客户接触的界面。

让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都要明晰自身的职责,遇到事情后,可以快速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同时,通过职责的调整,减少客户的接触界面,最好是客户的问题“一站式”解决。

【结束语】

总之,改变工作方式,需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争取的工作方法理念,树立责任意识。“责任”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在工作中,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不给其他工作带来麻烦,不需要重复沟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真正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