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这样的贫困学生来说,生活中我不是幸运的,但又是万幸的,因为我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来自首都北京的康红勋、苏鹏两位叔叔的帮助和鼓励。我曾考虑家庭困难而放弃学业,因为不想看到操劳的母亲还为我和弟弟承担那么多必不可少的生活开销,可在我家特别困难之际,钟陵乡政府的洪略叔叔和张志江叔叔来我家细致地了解情况,并通过中国人民大学新安公益平台联系到来自北京的苏鹏叔叔和康红勋叔叔给予我每月600元的资助,是党的好政策帮助我家庭克服困难,用真情照亮了我前进的航向。”
近日,钟陵乡扶贫站收到了一封来自贫困学生李欢的感谢信,这样简洁朴实的信让我们所有乡干部都十分欣慰。
李欢,现就读在进贤县钟陵乡钟陵中学,出生于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三岸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李知,也在钟陵中学读书。李欢原本也有一个虽不富裕但很温暖的家,因父亲于2011年车祸去世,母亲便独自一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一边要照顾年迈多病的奶奶,一边还要抚养姐弟俩。2014年他们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
钟陵乡洪略和张志江两位同志在走访中了解到,李欢是个特别聪明懂事的孩子,看到这个家庭重担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日夜操劳的母亲面容消瘦,萌发辍学外出打工减轻家庭负担的想法。洪略和张志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找到李欢促膝长谈,鼓励她安心完成学业,家里的事有我们帮扶干部,为她解决后顾之忧,打消了她辍学的念头。洪略说到,他内心很担忧李欢,因为他知道李欢并不是真的想辍学,只因家中负担太重,李欢这个孩子懂事得叫人心疼。洪略通过母校中国人民大学的新安公益平台联系到北京的康红勋和苏鹏两位爱心人士。康红勋和苏鹏得知李欢一家的情况后,慷慨解囊,愿意长期对李欢姐弟进行教育资助,帮助他们圆梦求学之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大爱无疆,大爱无言。李欢的来信中说到,她怀着道不尽的感激之情向所有帮助过他们家的人说声谢谢!感谢大家对他们的关注、关心、支持和大力资助。她和弟弟都不会忘记首都北京的两位陌生的好心人,一定会牢记这份爱心,将这份爱心火焰传递下去,奉献、回报社会;一定会刻苦学习,学到真本领,将来为社会和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概就是千万帮扶干部栉风沐雨、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注:中国人民大学新安公益助学项目是中国人民大学新安书院通过校友纽带为积极上进、有培养潜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或暂时困难的学子提供一定经济资助,帮助其度过暂时的经济困难期,与“寒门子弟”搭建交流互动机制,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的公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