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评 | 乘客进飞机驾驶舱,安全岂能当儿戏?

近日,有网友发布微博称,疑似有乘客在商业航班中进入驾驶舱并在驾驶座就座,其配发图片显示,一名未着航空制服的年轻女性在驾驶舱中作出“V”形手势拍照。

图片来源:东方IC

对此,桂林航空回应称:经核实,该事件发生于2019年1月4日桂林航空GT1011桂林-扬州航班。据媒体报道,桂林航空对此事的处理包括:给予当班机长终身停飞处分,并建议吊销其飞行执照;相关机组成员被停飞12个月,桂林航空的董事长、总经理等多名高层也被处分并扣罚工资。

众所周知,为了保障飞行安全,飞机在这方面的制度要求非常高。比如乘客必须接受严格的安检方能登机、在机舱内使用电子产品有严格限制,等等。对机组人员来说,同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要遵守。驾驶舱这类“重地”,当然不能放人随意进入。《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对能够进入驾驶舱的人员作出了明文规定。如果让无关人员进入,甚至还拍照留念,把驾驶舱当作“打卡地”,不仅违反了制度要求,也是在拿安全当儿戏!

据媒体报道,桂林航空的当事机长与照片中的女性为恋爱关系。无论是什么关系,都不该将规章制度与职业守则抛诸脑后,驾驶舱事关机上所有人的安全,不能想让谁进就让谁进。机长的权力不是这样用的。违反民航规章让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影响十分恶劣,违规者受到严厉处罚,理所应当。

另一方面,从时间上看,此次事件发生在今年1月,直到11月才因网友举报而受到调查处理,是否说明相关航企对机组人员的监督机制并不到位?因此,除了处罚责任人员之外,相关航企还应在机制疏漏方面有实质性的反思与改进,民航监管部门也应有必要的介入。

不少媒体都提到,去年7月,东海航空一名机长擅自允许其妻子进入驾驶舱,当事机长以及副驾驶、乘务长、安全员等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事关安全,容不得丝毫的以权谋私,个别飞行员的不专业行为虽未引起严重后果,但也应在民航业界引起警惕。

纪玉/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