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傲慢自大的英国人不会想到,他们引以为 荣的地标性建筑--伦敦塔桥有一天会屹立在东方土地之上。
毋庸置疑,现如今中国的制造和建筑实力可以完美再现世界上任何一件工艺品和建筑。照抄复制可以博得众人关注,继而开拓出新市场,然而这看似欣欣向荣的生产制造链背后,残缺的是文化创新。丢失文化之本的作品终究不能成为经典,传承于世的永恒著作独具匠心。
古今中外,创作大师们注重的是创意而非创作本身。一件世人所推崇的艺术品或一栋举世瞩目的建筑物凭借的是其作者的创意而成为经典。这种创意于艺术家或者文学家来讲,叫做灵感。但它有个更贴切传神的中文名字:匠心。
我们国家不乏永恒经典之作。从金碧辉煌的故宫到栩栩如生的秦兵马俑,从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到巧夺天工的赵州桥,无数奇迹般的古建筑让中国成为世界建筑古国之一。从清新淡雅的青花瓷到精美华丽的丝绸,从古朴端庄的青铜器到削铁如泥的轩辕剑,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令文明古国的头衔熠熠生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独具匠心。
然而,与我国古代的无数大家或平凡者呕心沥血所成就的经典原创截然相反的是,当今社会抄袭之风盛行。在中国的很多不起眼的地方可以享受到环球旅行般的待遇。你可以住“泰姬陵”酒店,逛“五角大楼”商场,登“哈利法塔”,甚至到“悉尼歌剧院”看电影……
回到苏州山寨“伦敦塔桥”事件,在全盘西化的思想意识里,这座被称为宏伟建筑的地标性“伦敦塔桥”,与古老的苏州中国建筑典范风格形成了巨大反差;而且,在追求现代化建筑的道路上,通过地标性建筑让西方建筑文化开始逐渐侵袭中国人的思想文化阵地。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苏州山寨“伦敦塔桥”对于继承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不但是一个败笔,而且造成了很大伤害。逼真的模仿秀的确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关注度,但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蹂躏,自我意识的糟践。缺乏灵魂的作品永远不能发扬光大,因为它不具备最重要的内核--匠心。在如今抄袭思想逐渐消解创新精神的社会风气之下,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应该保有不妥协,不一味随波逐流的品格。模仿是为了自身更好发现创新,本没有错,但无休止的抄袭与复制只会扼制灵感,泯灭匠心!一切copy他人而得来的作品在经历看似繁荣的光鲜之后,只会因缺乏匠心之本源而被逐渐淡忘遗弃,沦为大众口中偶尔咀嚼的渣滓。
重拾创新本心才能打造出经典。无论完成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独具匠心!
初次发文,请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