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下午,在情感障碍论坛,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李凌江教授带来了“抑郁障碍临床研究的科学问题”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抑郁症疾病负担排慢病第一,但目前抑郁症存在三大基本科学问题:1、缺少客观的诊断指标;2、缺少根治方法,复发、难治、自杀;3、病理机制不清楚。
李凌江教授依次做了详细的分析。诊断上,目前诊断标准缺少具有良好信度的诊断指标。治疗上,40年来现有抗抑郁治疗的疗效无巨大进展。机制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问题还是雾里看花。遗传方面,虽然大样本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个体部分基因位点有差别,但这些基因与肥胖、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有关联,而有些基因与5-HT等神经递质无关,研究的重叠性也令人困扰。应激是病因,还是中介也尚不清楚。神经生化机制方面,虽然5-HT等递质异常被认为较为成熟和被广泛认可的发现,但研究发现能改善抑郁症状的药物可能并不直接作用于5-HT、NE系统。免疫方面,抑郁动物模型确实发现有免疫方面的变化,有研究探索炎症生物标志物预测抗抑郁药物治疗效应,但遗憾的是仍然没有特异性的炎症指标,而且炎症参与抑郁发病的机制是否通过神经胶质细胞通路尚处于假说阶段。
李凌江教授总结,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任重道远。虽然目前存在诸多困难,但他鼓励参会者积极研究探索,随着积累,抑郁障碍必将被逐步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