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献血,爸爸妈妈轮番责骂,大人小孩的观点这一刻冲突

献血光荣

作为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帮助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已经成为了我们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

在每个大学里,一般时隔半年,就会有一次自愿献血的活动,通常是由当地区的医院或者血站组织。

这项既能献爱心,又能帮助他人的活动深得同学们的喜爱,每次的无偿献血活动总会吸引许多学生来参加,不需要怎么宣传,看到了献血车和路过了献血的活动中心,回到宿舍就会和舍友们商量着要不要一起去献血,奉献爱心。

献血车

在校园里的大学生或多或少的都在这车上奉献过自己的一份爱心,有的人甚至会每隔半年就积极献一次血。

大学四年下来,在他们的积极奉献下,献血证上记满了他们为社会,为血库做出的贡献,在他们心里写满了无偿献血的光荣,他们的脸上时不时露出了爽朗的笑容。

无偿献血,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呀,我们在心里想着,在用行动做着。

有时在路上还会听到一些瘦弱的女生说到:“哎,我体重不够,还贫血,不然我早和你一起去献血了。”每到这时,我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真好呀。

我也是积极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想着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无偿献血不是就特别好吗,我也去做贡献了。

回到家后,我很光荣的告诉了我的父母,却引来了他们的不满,甚至有些责怪。父母的责怪

“哎呀,孩子回来啦,怎么变瘦了,今年刚去的时候脸还胖胖的,怎么现在变成瓜子脸了。”妈妈问道。

“哎没有啦,瘦一点不是挺好的,以前同学总说我有点婴儿肥,最近锻炼多了吧。”我回道。

“是不是献血弄的,之前还看到你发朋友圈,献了多少来着?”

“400。”我小声说道。

“妈,这事挺光荣的,你别瞎担心了,我隔了半年才献的,没事大家都这样。”

就在我以为逃过一劫,轻松自在的过我的假期生活的时候,妈妈又找到了可以教育我的理由。

和妈妈躺在床上聊天的时候,她摸了我的头发,说着怎么看起来比以前少了,又开始问我最近是不是掉头发,我说有一点,她就又怪到献血头上。

在吃饭的时候,看我最近食欲不好,也会说我整天在家不出去锻炼,又或者说到食欲不振是因为抽了血。

她和朋友聊天聊到他们家的小孩,又说到献血完了之后脸都是苍白的,没有气色,还劝说我以后不要再去献血了。

妈妈在家里弄好吃的,又弄补品给你长身体,你问都不问就把血捐了出去,都白养了。

你看去医院随便抽个血检查,那些人就脸色苍白,你倒好,一下子就捐400,你是有多厉害。

保证身体健康,再献血

父母的唠叨并不是没有道理,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

他们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当然希望我们身体健康,壮一点好看一点。

献血是一件好事,但我们应该先保证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再捐献,像我就是比较瘦弱的又捐献了太多,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被责骂也是再所难免的。

我们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捐献爱心,但前提一定是要保证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不会被父母担心,因为他们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不好。

我们瘦一点,胖一点,他们都能立刻发现,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心头肉呀,是他们最在意的人。

我们要爱惜自己,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是给父母的一个交代,可怜天下父母心。最后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要说献血好处多还是坏处多,而是想告诉大家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适量献血有助于身体健康,大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把握好那个度,不要说同学都献400你就跟着献,身体本就虚的人,就容易伤根本,也是对自己的不爱惜。

关于要不要献血这个问题,各位头条的朋友们又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评论转发告诉我们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