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近日,广东佛山一初二男生冯某为了“报复”同学,于是便将洗衣液掺到了酸奶之中,导致同寝室宿舍杨某误喝之后急性中毒。事发之后,根据校方表示,起因是由于冯某与杨某当天起了口角矛盾,而冯某为了泄私愤,才将洗衣液掺到了杨某的酸奶当中。另外,学校也在事发后的二十多天里,一直积极地调解双方同学的家长,并且按照校规给予了冯某相应处分。 事发之后,杨某的家长进行了报案。此外,于11月8日,杨某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了诊断,医生认为杨某事后可能患有了严重的焦虑症以及抑郁症。目前,杨某的情绪一直没有稳定,而截止到11月13日,双方家长就此事仍旧没有达成协调。 据了解,中毒的杨某是一个走读生,只有午休时刻会在宿舍休息。该宿舍内还有另外5个舍友,冯某是其中之一。10月17日中午,杨某回到宿舍时,看到自己衣柜上放着一堆校服,随后便把这些衣服放到了旁边的行李箱上,接着便去了卫生间。但是等到杨某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全部衣服都被放到了床铺上,而且还都被弄湿了。 根据杨某表示,冯某回宿舍之后看到自己落魄的样子,便开始嘲笑自己,而且还骂了自己的家长。随后,两人便发生了争执。除此之外,因为衣服的事情,杨某为此还旷了两节课,事后给老师解释过,但是老师却没有理解,反而在全班人面前批评了杨某。 杨某经历这一切之后,便觉得既委屈又生气,随后便将宿舍内冯某的箱子和桌子踢了一脚。由于担心冯某会找他麻烦,所以做完这些之后便离开了宿舍。但是等到晚自习下课后,杨某回到宿舍,却发现自己的床单被罩全部被洗衣液或是沐浴露给浸泡了。生气之余,杨某拿起自己放在宿舍里还没喝完的酸奶喝了一口,结果一入口就发现味道不对,但是由于喝的猛,已经咽下去了一大口,随后便感觉难受,头晕了起来。 据了解,当天晚上杨某并不知道“酸奶”有问题,只是告知老师他的衣服被冯某弄湿。但是回家以后,在次日的凌晨,杨某便开始反胃、呕吐。10月18日早上,杨某的母亲带着他找到了学校老师,并且找上了冯某对质。最终,冯某承认自己将洗衣液掺到杨某的酸奶之中。当天,杨某的母亲便去佛山市禅城区澜石派出所报了案。 该学校表示,学校就该事对双方家长进行了积极地调解,杨某的家长提出补偿孩子医药费、心理治疗费、误工费、孩子停学期间的补习费等各项费用共计30万元的要求。而冯某的家长则希望杨某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权威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并愿意以检查评估结果来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及费用。 此外,冯某的家长还表示,该事情远没有严重到要报警的地步。根据杨某的家长表示,孩子目前的状况并不适合做检查。目前,经过警方、校方、社区律师多次协调,至今仍旧没有达成和解。
10月17日晚上8时许,佛山市实验学校八年级的杨同学,在宿舍喝了一大口酸奶后感到头晕反胃,次日下午被送往佛山市中医院抢救,医生诊断为急性中毒。回校后才知道是同宿舍的室友冯同学将洗衣液加到了其酸奶当中。
校方表示两人在当天两度因口角而产生矛盾,冯同学因泄愤而将洗衣液加入到饮料当中。杨某目前有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症状,暂时休学。而投毒者也很可能将以故意伤害的罪名,在档案上留下一个污点。所以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做错事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目前学校和双方家长还没有达成解决共识,受害家属提出30万索赔。这一事件对杨某造成的身心伤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作为公众,对于孩子之间的口角摩擦司空见惯,不可武断地下结论谁对谁错。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第1:杨同学在宿舍经常受到欺负,跟宿管老师反映过,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校园霸凌”是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由于其隐蔽性很难发现。尽管此事还不达到“校园霸凌”的严重程度,但在宿舍受到欺负是事实,杨同学将受欺负的事不止一次地反映到宿管老师那里,本该得到妥善解决的,可结果大相径庭,造成今日之结果。
第2:事件的起因是因为同宿舍另一同学占用杨同学的衣柜,杨同学把衣服拿出衣柜,放的时候没有放好自动散落,使这位同舍同学极端出手,弄湿杨同学所有的衣服和床铺,导致杨同学没有衣服穿无法去上课。冯同学还在旁嘲笑、语言攻击、威胁。之后,碰到德育老师时,又因为没有去上课挨了批评。尽管校方当晚得知杨同学衣服弄湿的事由,但没有深究根源。
第3:因为杨同学的妈妈管孩子有点严厉,孩子有点怕妈妈,因此,之前在宿舍受到欺负的事,杨同学没有告诉家人。在接受《南方都市报》的采访时,杨同学表示能抗就自己扛,不想麻烦他们。当一个孩子连自己的家人都“不想麻烦”时,什么情况?另外,因为杨同学没有去上课,还将湿被单拿回家后被家长训斥。
基于上述几个关键问题,对于杨同学的中毒错过最佳洗胃时间,并造成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症状,并非是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