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为减少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在北京的“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中心大部分科研人员远程办公,少数在贵州观测基地现场的科研人员克服困难坚持上岗值班,有的连续工作2个月才休息,确保望远镜全天候正常运行,确保科学家拟定的各项观测计划正常执行。
目前正值“中国天眼”积累观测时长和科学产出的关键期,该中心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对望远镜观测流程进行系统优化,陆续启动了脉冲星测时阵列、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巡天等5个重大和优先项目的科学观测。(记者齐健)
航天新征程 | 听取“用户反馈” 打造舒适“交通工具”
“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4000个
我国深空探测规划来了 将带来这些惊喜→
神舟十五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我国最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首次整机试车圆满成功
卫星瞰田丨广袤田野奏出“丰收之歌”
沿着梦天舱的发射轨迹,去看一看托举梦天舱的这些青春面孔